油锅翻滚的夜市摊前,一句“不炸到位我不会原谅我自己”的宣言,让这个景德镇汉子一周狂揽5万粉丝。
秋雨微凉的景德镇街头,晚上九点依然人头攒动。一把把雨伞下,食客们伸长脖子望向同一个方向——那个被直播设备包围的炸鸡排摊位。摊主“鸡排哥”嗓音沙哑却活力不减,手中的夹子翻飞间蹦出金句:“鸡排免费,塑料袋6元!”队伍末端的小李已经排了40分钟,他笑着对记者说:“20块跑腿费我也认,买的不是鸡排,是快乐!”
一、为何顾客冒雨排队两小时?
当“网红美食”靠颜值和营销博眼球时,鸡排哥用最质朴的方式戳中现代人情感软肋。他并非单纯售卖食物:
雷打不动下午四点半后停接散客,只为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用学生专属优惠1元的鸡排温暖放学路;
面对火候稍欠的鸡排,他会直言“这一份有点小但脆度一样”,反而赢得信任;
顾客犹豫时一句“你可以拒绝我,但别拒绝美味”,让交易变成趣味互动。
网友调侃的“6元鸡排吃出60元情绪价值”,正是对他将市井服务升华为情感陪伴的最佳诠释。
二、塑料袋真值6元钱?
鸡排哥的走红,离不开那些刷屏全网的灵魂金句:
“如果你的塑料袋被风吹走,我将不承认收了你的钱”
“今天的鸡排有点大,请你原谅我”
“能做给你吃是我的荣幸”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表达,在短视频平台病毒式传播。有顾客坦言:“刷十条视频八条是他,却越看越上头!”当算法遇上真诚,幽默感成了连接千万网友的情绪纽带。
三、为何四点半后有钱不赚?
鸡排哥的爆火并非偶然,其经营哲学藏着对城市人文的深刻理解:
拒绝高价散单奔赴校门,被赞“赴一场与青春的约定”;
周边摊主因他人流激增,自发延长营业时间至深夜;
景德镇文旅局火速邀请他担任官方推广大使,向全网发出“景漂”邀约。
正如大江网评论:“他用真诚煮沸了都市稀缺的人间暖意。”
四、情绪价值也能“传染”?
鸡排哥的辐射力远超夜市范围:
代购费炒至20元/份,顾客笑称“他还没意识到国庆节的恐怖”;
高三学生透露,语文老师以他为案例布置议论文,剖析“从0到1的奋斗哲学”;
全民守护真诚:面对山寨账号,网友自发举报并喊话“善良的人就该多赚钱”。
当城管部门主动为他规划规范摊位,一场关于“草根正能量”的社会共谋已然成型。
鸡排哥的摊位前,一位上海游客举着直播手机大喊:“主理人,全国巡炸安排吗?”人群哄笑中,他夹起金黄的鸡排高声回应:“景德镇等你!这里的美景和美味一样——无需等待!”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