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拼音是:qǔ gāo hè guǎ。这个成语出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原意是指曲调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后来多用来比喻知音难得,或者指某种观点、作品过于深奥,能够理解或欣赏的人不多。
从字面上看,“曲高”指的是乐曲的格调高雅,“和寡”则是说能够应和、跟唱的人很少。合在一起,就表示由于艺术水准太高,反而难以被大众所接受。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门槛较高,也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楚国文人宋玉的作品中。当时有人指责宋玉为人孤傲,不近人情。他在回答楚王时举例说,当演唱通俗歌曲时,成百上千的人都会跟着唱;而当演唱高雅的《阳春白雪》时,却只有寥寥数人回应。以此说明高雅的艺术本就不易为众人所接受。
在现代社会,“曲高和寡”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思想深刻、艺术性强的作品或观点缺乏广泛共鸣的现象。例如,一些学术研究、哲学思考或先锋艺术常常被认为“曲高和寡”。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见识过人、志趣高远而显得孤独。
虽然“曲高和寡”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给人以自命清高或贬低大众审美的感觉。它更多是一种客观描述,而不是对创作者或听众的评价。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曲高和寡的拼音怎么读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