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动人场景,表现出儿童的纯真可爱和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诗的全文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歌描绘了一幅富有童趣的画面,简单的几句就将儿童的天真无邪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稚子金盆脱晓冰”的拼音是:zhì zǐ jīn pén tuō xiǎo bīng。
“彩丝穿取当银钲”的拼音是:cǎi sī chuān qǔ dāng yín zhēng。
“敲成玉磬穿林响”的拼音是:qiāo chéng yù qìng chuān lín xiǎng。
“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拼音是:hū zuò bō lí suì dì shēng。
通过拼音的辅助,我们能更准确地诵读这首古诗。对于学习这首诗的初学者来说,拼音就像是打开古诗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轻松地去品味古人的文字之美。
第一句“稚子金盆脱晓冰”,一个“稚子”就把儿童的纯真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金盆脱晓冰”,清晨,小孩子把铜盆里冻着的冰取出来,这简单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的孩子在晨光中进行有趣活动的画面。
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孩子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把它当作钲这种打击乐器。这里体现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冰在他的眼里不再是冰冷坚硬的物体,而是一件可以演奏出美妙音乐的乐器。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敲击冰块发出的声音如同玉磬穿林而过,这里是对声音的细致描写。冰块敲击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在树林中回响,进一步突出了孩子玩耍时制造的欢乐氛围。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突然冰块摔碎在地上发出像玻璃破碎的声音。这一句写出了孩子的惊慌失措,也增添了故事的曲折性,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儿童世界里独特的乐趣。儿童总是能够以纯真无邪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一块冰在成人眼中或许只是一个冰冷易碎的物体,但在孩子那里却可以成为一件珍贵的乐器。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没有成人世界的复杂规则和利益考量,只是单纯地追求快乐和满足自己的想象。儿童的世界是简单而纯粹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柳宗元通过这首诗,把儿童的这种纯真是世界展现给读者,让我们也能回忆起自己童年时那些充满童趣的瞬间。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稚子弄冰古诗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