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梦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重别梦得”的拼音是“chóng bié mèng dé ”。这首诗背后有着独特的情感故事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重别梦得》全诗为:“二十余年如梦,如今又与梦得别。忽忽残腊即春暮,楚岸柳何长。”其拼音标注为:“èr shí yú nián rú mèng , rú jīn yòu yǔ mèng dé bié 。 hū hū cán là jí chūn mù , chǔ àn liǔ hé cháng 。”整首诗用简洁而饱含深情的文字,勾勒出与友人分别时复杂的心境。
刘禹锡与柳宗元(字子厚,梦得是柳宗元的字)同一年中进士,自此结为知交。他们一同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在政治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也彼此欣赏。然而,政治的波澜却让他们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二十余年如梦”,这句感慨时光匆匆,二人相识以来的二十多年如同梦幻一般。这期间,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起伏,如今又要面临分别,自然满心惆怅。
“如今又与梦得别”,一个“又”字,道尽了分别的频繁与无奈。他们在漂泊的岁月中一次次的离别,每一次都让友情更加深厚,而每一次分别的痛苦也在心中叠加。“忽忽残腊即春暮”,通过描写时间的快速流转,残腊将尽,春日将至,进一步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时光飞逝,而离别就在眼前,让人猝不及防。
“楚岸柳何长”,柳树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送别与不舍。在楚地的岸边,柳树枝条悠长,就像诗人与友人之间那绵长的情感。这句诗以景结情,用楚岸长长的柳树烘托出两人之间不舍分别的深情。
在艺术表达上,《重别梦得》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刘禹锡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自己的情感,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将内心的感受娓娓道来,这种朴实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同时,诗歌的结构严谨。先感慨时光,再点明分别,接着写时令衬托离情,最后以景收束全诗。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使情感的表达自然而流畅。
《重别梦得》作为一首经典的离别诗,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更体现了唐代文人在困境中坚守友情、保持豁达心境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在创作离别题材的作品时提供了一种典范,许多诗人在表达送别之情时,都借鉴了刘禹锡这种质朴深情的风格。其承载的真挚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让后人能够透过诗句,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重别梦得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