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梦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首离别诗,原文为:“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其拼音版如下:“èr shí nián lái wàn shì tóng , jīn zhāo qí lù hū xī dōng 。 huáng ēn ruò xǔ guī tián qù , wǎn suì dāng wèi lín shè wēng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与友人刘禹锡(字梦得)分别之作,蕴含着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柳宗元与刘禹锡同一年考中进士,在仕途上也有过共同的经历。然而,政治的波折却让他们一同被贬。他们先是被贬为远州刺史,后又被贬为远州司马。“二十年来万事同”就讲述了他们历经二十年的风雨,同甘共苦,许多经历和心境都是相同的。但最终在命运的捉弄下,他们又要在此时走向不同的方向,“今朝岐路忽西东”生动地描绘出了在分别路口那种突然感到的迷茫和无奈,命运的无常在这一瞬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表达了诗人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被贬谪的境遇下,诗人对官场已心生倦意,若能得到皇上的恩准回归田园,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并且希望晚年的时候能够和友人成为邻居,这是多么质朴而动人的一种愿望。“邻舍翁”这一形象的塑造,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愿景,而是体现了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始终相互扶持,即使在被贬的偏远之地,依然保持着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这种情谊不仅仅是对朋友的眷恋,更是在困境中互相慰藉、互相鼓励的情感寄托。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诗人对自己坎坷仕途的一种反抗和超脱,想要远离官场的纷争,在田园间寻找一片宁静的归宿。然而,又不得不面对当下离别的现实,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展现得十分细腻。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语言质朴无华,却极具感染力。“二十年来万事同”简单的七个字,却涵盖了漫长的岁月和无数共同的回忆。“今朝岐路忽西东”一个“忽”字,深刻地表达出离别的突然性,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震撼。而“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这两句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整首诗的结构也十分紧凑,前两句写离别的现状和感慨过去,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在短短二十八个字里,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可谓是言简意赅却又韵味无穷。柳宗元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在这首《重别梦得》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精准把握。
《重别梦得》作为唐代离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情感表达上的真挚与细腻,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典范。许多诗人在处理离别题材时,都借鉴了柳宗元这种质朴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这首诗也成为了研究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关系以及当时诗歌流派和创作风格的重要作品,从这首诗中可以一窥当时的文化氛围、诗人的生活境遇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文学研究还是文化传承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重别梦得的拼音版原文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