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的拼音和笔画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2  评论 0

摘要:耸的拼音和笔画是什么“耸”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汉字,其拼音、笔画及含义常被用于日常表达与文学创作中。

耸的拼音和笔画是什么

“耸”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汉字,其拼音、笔画及含义常被用于日常表达与文学创作中。本文将从拼音、笔画结构、字形演变及用法等方面展开解析,帮助读者全面掌握这一汉字。

一、“耸”的拼音与发音规则

“耸”的普通话标准拼音为 sǒng,属于第三声(上声)。在发音时,需注意声调由低向高再回落的起伏变化,类似英语中的降升调。例如,“高耸入云”一词中,“耸”需清晰读出第三声,以体现山峰或建筑物直立向上的动态感。方言中可能存在变调现象,但标准读音始终遵循汉语拼音规范。

二、笔画结构与书写顺序

“耸”字共 10画,采用左右结构布局,左侧为“耳”部,右侧为“从”部。具体笔画顺序如下:

  • 第1笔:横竖竖横横横(左耳旁)
  • 第2-3笔:撇捺(右上部“人”字头)
  • 第4-5笔:撇捺(右下部“人”字底)

书写时需注意重心平衡,左侧“耳”旁略窄,右侧“从”部舒展,整体呈现挺拔向上的视觉效果。初学者可通过田字格练习掌握比例协调。

三、字形演变与文化内涵

“耸”的字形可追溯至篆书时期,由“耳”与“从”组合而成。篆书中“耳”象征听觉与感知,“从”代表两人相随,暗含群体仰望之意。隶书阶段简化结构,楷书定型后形成今日形态。其本义为“高起、直立”,后引申为“惊惧、耸动”,如成语“耸人听闻”即强调夸大事实引发关注。

四、常见用法与语境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耸”多用于描述垂直高度或强烈反应:

  • 形容物体高耸:如“摩天大楼耸立于城市天际线”“群山耸翠,气象万千”;
  • 表达感官冲击:如“寒风刺骨令人肌肤耸栗”“剧情反转陡然耸动人心”;
  • 动词活用:如“耸肩表示无奈”“耸动鼻翼嗅探气味”。

值得注意的是,“耸”在文学作品中常与视觉、触觉通感结合,增强画面张力。例如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耸入云霄”,既写实又赋予艺术想象。

五、易混淆字辨析

初学者需区分“耸”与形近字:
耸(sǒng):侧重垂直高度与动态感;
忪(sōng):指心神不定(如“惺忪”);
淞(sōng):专指水名(如“吴淞江”)。
通过组词造句可强化记忆,如“晨雾笼罩下的吴淞江畔,古塔耸立,令人心旌忪动”。

六、数字化时代的输入技巧

在智能设备上输入“耸”时,拼音输入法键入“song”后选择第三声即可。手写输入需注意笔画连贯性,避免拆分错误。对于书法爱好者,推荐参考《颜真卿楷书字帖》中的“耸”字范例,体会传统笔法精髓。

最后的总结

掌握“耸”的拼音、笔画及用法,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要求,更是理解中华文化意象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书写春联时的“层峦耸翠”,还是阅读时品味“耸人听闻”的深意,这一汉字始终承载着丰富的表意功能与美学价值。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耸的拼音和笔画是什么

点击下载 耸的拼音和笔画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482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97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