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语怎么写.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9  评论 0

摘要:膊的拼音和

膊的拼音和基本含义

“膊”字的拼音为“bó”,是一个多音字(另读作“bo”用于“胳膊”一词),但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以“bó”的发音出现。“膊”本义指肩膀或上臂部分的肌肉,后引申为泛指人体肢体的特定部位或与肢体相关的动作。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虽不如“手”“脚”等词高频,但在文学、医学或特定场景中仍有重要作用。

“膊”常见的组词与用法

以下是与“膊”相关的常见词语及其具体用法:

胳膊:这是“膊”最常用的组词之一,指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例如,“他摔倒时用手护住胳膊,避免受伤。”现代口语中常将“胳膊”连读,但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胳膊”的发音。

赤膊:形容人未穿上半身衣物,裸露上身。例如,“夏日傍晚,老人们在树荫下赤膊乘凉。”此词多用于生活场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胴膊:指整个上肢部分,包含肩膀至手指的区域,属于较为书面的表达。例如,“他的胴膊布满伤痕,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该词多用于医学或正式文献中。

振膊高呼:形容人愤怒或激动时挥动手臂高声呼喊。例如,“抗议者振膊高呼,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此词带有情感色彩,多用于描述激烈场面。

“膊”的文化与文学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膊”常与力量、劳动或战斗相关联。例如,成语“摩顶放踵、胼手胝足”虽未直接用“膊”,但“胼”与“膊”同源,暗指劳作对手臂的磨损。古代诗词中,“膊”字多用于具象化人物动作。如杜甫《兵车行》中“身手虽钝犹能膊”一句,通过描述士兵的肢体状态展现战争残酷。

在明清小说中,“扯膊”“挥膊”等动词频繁出现,用于刻画打斗场景。例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段落:“武松双膊发力,铁锤般的拳头直击虎头。”此类描写增强了画面感,凸显主角的神力。

读音与方言差异

尽管现代普通话中“膊”统一读作“bó”,但在方言中存在发音变化。例如,吴语区部分方言将“胳膊”读作“ga bo”,其中“bo”为轻声;粤语中“膊头”指肩膀,发音接近“bok tau”。这些差异反映了语言的地域性演变,也为研究方言提供了鲜活案例。

“膊”的应用场景拓展

在医学领域,“肱二头肌”“三角肌”等术语虽不直接含“膊”,但“膊”仍作为学术讨论中的辅助词汇。例如分析肩关节损伤时,医生可能简述为“患者膊部肌肉拉伤”。现代健身文化中,“摆膊”“摆臂”等动作成为健身动作的术语,强调手臂与躯干的协调性。

正确书写与易错提示

“膊”字由“月”与“尃”组成,结构为左右排列。书写时需注意“尃”中间的“甫”不可简化为“父”。常见错误包括将“膊”误写为“博”或“缚”。“博”含“十”,多与才学相关;“缚”含“纟”,指捆绑,语义与“膊”完全不同。正确掌握字形结构可避免混淆。

最后的总结

“膊”虽为常用字,但其多维度的用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了解其拼音、组词及应用场景,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更能感受到汉字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日常交流、文学创作还是科学研究,灵活运用“膊”字及相关词汇,都能让表达更加生动精准。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语怎么写

点击下载 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语怎么写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556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03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