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文章情辞恳切,感人肺腑,既体现了诸葛亮的耿耿忠心,也展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下面为大家呈现《出师表》的完整版全文及拼音注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pí bì),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shū yù),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huī hóng)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fěi bó),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zhì fá zāng 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全文可大致分为四部分。开篇分析天下大势,让刘禅明白当时蜀汉面临的严峻形势,强调需广开言路、赏罚分明。文中诸葛亮自叙身世,回顾自己与先帝的相遇及追随先帝的历程,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激,也为后文劝勉刘禅做铺垫。接着,他重点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一批忠诚贤良之臣辅佐刘禅处理朝政,对他们的人品和能力给予高度赞誉,以此增强刘禅对这些建议的信任。诸葛亮表达出北伐中原的决心,请求刘禅批准他此次北伐,并承诺必将竭尽全力,兴复汉室。
《出师表》不仅仅是一部政治文献,更是一篇蕴含着深厚情感的文学佳作。其情真意切的语言、严谨透彻的分析、忠诚不二的赤诚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出师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文学创作领域,其质朴真诚、刚健清新的文风成为众多文人学习的典范,后世不少诗文作品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在思想教育方面,诸葛亮在其中所展现的忠诚、担当、敬业等精神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塑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民众,都对《出师表》怀着崇敬之情,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尚情操的生动体现。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