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明代一副懒对联,下联一字不差“照抄”上联,却流传至今成绝对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3 10:49:21 人气:8 加入收藏 标签:读书 对联 这个 一个

都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之广,数之不尽,其中之最,莫过于“语言”。

除去古诗,便是对联足以彰显中文精妙之处。

不管是正对、反对、流水对,还是别的什么对,都有平仄,字数,词性等诸多要求。

想要对上来个完美的对子,可不容易。

结果明朝却出了个流传至今,被称之为“千古绝对”的,上下联复制黏贴的一个对子。

现在读来,不禁感慨,真是对得起这个名号。

01对联,汉语的艺术表达

对联对于现代人来讲,大概就是在新年的时候,讨得一个喜庆的兆头的工具。

但是对联放在古代,那是彰显文化底蕴的方式,更可以是对他人的祝福与哀挽等等。

古人,尤其是读书人,讲究的就是个温文尔雅,就连平时的玩乐项目中,都得和知识文化挂边。

对对子,就是他们经常用来比试的一项消遣,也是在文人的推广下,对联这种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有的对联很是严肃正经,符合对联的每个要求,又饱含哲理。

哪怕是佛教文化,都有自己的对联书《触闻集》,里面记录的对联有1200副之多。

就连为风景题词,都可以以对联的形式出现,李白题词岳阳楼的那句:“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就是一副结构相称,平仄相对的好对联,这才能被人们所记住。

但有的对联,后来广为人知,并不是多有内涵,而是有趣。

比如李白和杨国忠这两个,互相看不对眼的人,嘲讽对方时对出来的那句,“猴儿对锯”,“畜 生出蹄”。

用谐音梗讥讽彼此,原来不是出自脱口秀,而是早在唐朝就有了。

北宋丞相更有意思了,用从二到九八个字,分为上下联,只为表达自己缺衣少食的穷困处境。

到后来,对联的花样在好学之人口中,那真是玩出了不少花样。

有拆字对对联的,“古木枯”对“女子好”,还有委婉引用人名的,“管仲”对“比干”,但不管怎么花哨,都守着规矩。

唯独这个关于读书的对联,初读时,不明其意,仔细一品,才发觉内有乾坤。

02奇人出奇对

能做出令人惊叹的对联的人,自然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此人名徐渭,生于明朝,在当时那可是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有的人出名是因为做了大官,有不小的功绩,有的人则是才学出众,琴棋书画起码占了一样,但徐渭之所以出名,可不是因为某一点。

身为文人,却熟读兵法,论文并未中举,却凭借着军事才能成为幕僚,在政治场混的风生水起。

除此之外,有人说他“无之而不奇”,不论是文,字,画,样样都堪称一绝。

就说他的画,连后世的大画家齐白石都盛赞于他,说恨不得让自己早生几百年,去给他磨墨。

而徐渭的文,不同于旁的明代诗人,他选择效仿盛唐,又夹杂北宋自成一派。

他对出的对子,也是如他的文章一样,不走寻常路。

我们今天说到的这个对联,上联是“好读书不好读书”下联还是这几个字,单从字面上看看就不同于寻常对联。

写这个对联时,徐渭刚经历了人生低谷,可能凡是大才,性格都有些古怪,徐渭也是一样,人到中年,竟然愈发疯癫了。

后来更是因为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直接将人杀害,担下罪责被缉拿下狱,在大牢里整整待了七年。

还是老友得知其境况,勉力相救,才让徐渭没有死在牢狱中。

出狱后他仿佛看透了人生,选择不再参与前朝之事,避世而居。

可人终究还是有感情的,再怎么隐世,也还惦念着儿子,便给儿子寄去了这样一副上下文一样的对联。

本是一挥而就的家书,但被旁人知晓之后,连声称好:“妙哉”。

不为别的,徐渭单单利用了这个“好”的多音这个特点,就改变了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让整个对子工整了起来。

03看似简单,内有深意

同样的七个字,却表达着截然相反的意思。

在这简单的两句话中,却是徐渭对于读书向学这件事情,最深层次上的理解。

上半句“好读书不好读书”,第一个“好”,是hǎo,是好坏的好,是个形容词。

紧跟其后的“读书”,并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名词,是指读书的环境。

后一个“好”,读hào,喜好的好,是个副词,后面的这个“读书”,才是动词。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有好的读书环境,却不喜欢读书,没有好好读书。

下半句的同样的“好读书不好读书”中的两个“好”字,和上半句是相反的。

先是hào,后是hǎo,两个“读书”也是反过来的,就这么一调换,句子的意思便也大不相同了。

说的是,一个人喜欢上读书,想要好好读书的时候,却没有好的读书环境与条件了。

细细想来,人生中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年少时,家人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条件,希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可是有很多孩子却并不知道甚至并不认同读书的好处。

于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年华与条件,然后无所成,等到年岁大了才幡然醒悟,原来少时应当好好读书。

可此时再去读书,身体条件能不能允许先不说,记忆力就已经不复从前,更何况可能还有生活的琐事需要操心。

哪有时间精力全身心投入学习,已经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徐渭用短短十四个字,将人生与学习的关系表达的清晰明了。

带着这句话的这封家书,寄给了他的儿子。

可徐渭的儿子,本就在他杀妻子的时候,就与他离了心,乍一看这对联,仿佛是父亲懒得对对子,随意照抄,自然不会将这句话放在心上。

当然也没有领悟到老父亲的一番苦心,最终籍籍无名,没有半点徐渭当年的风采。

虽说这个对联没有达到它本来应当发挥的作用,但是能流传至今,就证明,对联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人们所认同的。

亦是不分时代,一直能够警醒所有学子的。

毕竟白首方悔读书迟,能好(hǎo)读书时便好(hào)读书,毕竟光阴易逝,机会更是转瞬便逝。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7592.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