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块普通的炸鸡排,除了填饱肚子,还能给你带来什么?在江西景德镇,一位被网友称为“鸡排哥”的摊主,硬是把6元一份的小吃做成了“情绪价值爆款”。学生优惠1元、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这些看似“反商业”的原则,却让他短短几天在抖音狂揽300万点赞,网友直呼“这哪是买鸡排,分明是买了份快乐”。
“迟到一秒加一块!”——硬核规则背后的温度
鸡排哥的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但他的规矩比鸡排还“脆”:学生凭校徽立减1元,非学生原价6元,12点后到的再加1元“拖延罚金”。有学生因迟到5分钟被收7元,却心服口服:“规则透明得让人感动!”更绝的是,他每天雷打不动在放学时段移摊校门口,散客想买?排队两小时起。这种“学生优先”的偏爱式服务,反而让顾客成了“自来水”,甚至开发出“鸡排哥迟到模拟器”小程序来玩梗。
10秒出餐、痛苦面具:流动摊位的“极致效率美学”
鸡排哥的出餐速度堪称行云流水:接钱、扔鸡排、喊编号,全程不过10秒。忙到五官扭曲的“痛苦表情”被做成表情包,衍生出“当代打工人精神状态”等二创内容,自然流量占比超60%。他坚持用旧塑料袋装鸡排,一句“吃的是烟火气,不是仪式感”道破天机——在预制菜和网红店泛滥的今天,这种粗粝的真实感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高情商发言炸出“反向营销”奇效
当顾客纠结买不买时,鸡排哥一句“你可以拒绝我,但别拒绝美味”瞬间化解尴尬;面对采访,他笑称“有美女陪伴更不觉得累”。这些带着市井智慧的金句,比精心设计的广告语更戳人心。有顾客算过账:鸡排本身值6元,但附赠的幽默互动、被记住偏好的贴心,足以让情绪价值飙升到60元。
从街头到热搜:小生意如何撬动大流量?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偶然。他的摊位成了景德镇新打卡点,甚至带动当地旅游搜索量涨200%。对比连锁品牌标准化服务,这种“人情味经济”精准击中了年轻群体对真诚连接的渴望。正如网友所言:“他卖的不是鸡排,是对抗冰冷算法的温暖据点”。
如今,鸡排哥已注册社交账号提醒粉丝防骗,全家上阵支撑爆火的生意。他的故事印证了一个理:在效率至上的时代,那些坚守原则、保留温度的小生意,反而成了照亮平凡生活的一束光。下次若路过景德镇,不妨去他的摊位前感受下——或许你会发现,最好的营销,从来都是真诚本身。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