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块钱买块125克的月饼,这是吃莲蓉还是吃金子?”中秋临近,好利来“蛋黄红莲”月饼因单价过高引发全网吐槽,每克超0.2元的定价,让不少网友直呼“消费不起”。
争议的焦点远不止价格。有消费者晒出配料表质疑“添加剂不少”,更吐槽其包装朴素无亮点,直言“实在看不出贵在哪”。带着疑问联系门店,店员的回应却含糊其辞:“用料要丰富一点,加的东西可能是要更好一点”,仅列举小麦粉、咸鸭蛋、奶油等常见原料,被追问具体“好在哪”时便语焉不详,只反复强调“添加剂不会的,你放心”。
这番回应非但没平息争议,反而加剧了不满。有网友对比市场同类产品发现,普通品牌同款蛋黄红莲月饼单价多在10元左右,即便同为高端品牌,多数也未突破20元。更讽刺的是,今年月饼市场正刮“亲民风”,百元区间礼盒成主流,500元以上天价礼盒已难觅踪影,好利来的高价散装月饼显得格外扎眼。
舆论场上分歧明显:有人觉得“明码标价,愿买愿卖”,也有人较真“溢价也要有道理”。但核心矛盾在于,消费者并非不能接受高价,而是反感“只说贵不说好”的敷衍。当“用料更好”沦为模糊的挡箭牌,当添加剂问题避重就轻,品牌信誉难免打折扣。
中秋吃月饼吃的是团圆味,不是品牌溢价的“糊涂账”。好利来若想留住消费者,与其回避质疑,不如说清“27元”里的真材实料——毕竟,让人心安的从来不是一句“你放心”,而是看得见的品质。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