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经典诗作,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他弃官归隐田园后的宁静生活与心境变化,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弃。这首诗对于理解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以及中国古代田园诗派的特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官场黑暗腐败。他虽有济世之志,但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经过多年的官场挣扎后,陶渊明终于下定决心,离开官场,回到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开篇几句就道尽了他对自己本性的认知以及误入官场的悔恨。“尘网”形象地比喻了官场的污浊与束缚,“三十年”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为官生涯的感慨。
诗中也生动地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诗人描写了自己在南山下开垦荒地,过着简朴质朴的田园生活。拥有着十余亩方整的宅基地,几间简陋的草屋,虽然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但这一切却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气息。周围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和柳树遮蔽着后屋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堂前,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独特的韵味。
诗人进一步描写田园生活的宁静祥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村庄的轮廓若隐若现,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狗在深深的巷子里吠叫,鸡在桑树顶上啼鸣,这些平常而又真实的乡村景象,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生活图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家中没有世俗的杂事烦扰,空荡的屋子也有着许多的闲暇,诗人在这清净之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从对过去的悔恨,到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绘,再到最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出重新回归自然的畅快与喜悦。诗人仿佛挣脱了多年束缚自己的枷锁,终于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返自然”三字不仅仅是回到田园生活,更是回归到自己最本真的内心世界,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陶渊明以其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他在田园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也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归园田居·其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清新自然的风格,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归园田居的拼音版其一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