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文言文常见表述为 “点石为金” ,其拼音是 “diǎn shí wéi jīn ” 。这一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神奇的想象,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对财富、法术以及超自然能力的思考与向往。
“点石成金” 最早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九·福州古灵神赞禅师》 。书中记载:“ 灵训禅师曰:‘还识得本职么?’曰:‘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是这般底,师父是谁?’师曰:‘汝若不会,老僧即现神通为汝说法。’却指面前石头云:‘汝唤甚么作石头?’对云:‘石头。’师云:‘点即易,你且道,那个是不点 。’对云:‘不点。’师云:‘不点即常,点则有时。’言下领旨。” 后由此衍生出了 “点石成金” 的说法,意思是用手指一点使石头变成金子,常比喻修改文章或绘画时,略微改动一下,就使它变得很出色。后来也用来指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在众多神话故事里,点石成金的能力往往被赋予仙人 。例如吕洞宾的传说,吕洞宾游历人间时,看到百姓生活困苦,便施展仙法,用手指轻轻一点,石头就变成了金子,赠予穷人,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这一情节体现了人们对超凡能力的向往,希望能有仙人降临,凭借神奇的法术改变生活的困境,赐予财富,让世间少一些苦难,多一些富足。
在文学领域,“点石成金” 也频繁出现 。明清时期的小说中,不乏关于此的精彩描述。在一些修仙、奇幻小说里,炼丹师、术士凭借深厚法力点化石头为珍贵金矿石或直接成金,助力自己修炼或济世救人 。这类描写一方面增添了故事的奇幻色彩,吸引读者沉浸于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对超越现实束缚、创造财富的渴望,寄托人们现实生活难以达成的美好愿望 。
从现实角度理解,“点石成金” 意味着将普通事物转化为具有巨大价值的事物 。它启示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敢于创造的双手,积极挖掘潜藏价值。在个人发展中,要善于自我提升,化平凡为不凡;在社会层面,激励人们创新进取,发挥聪明才智,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点石成金” 既是一个奇幻的表达,更是激励人们追求美好、创造价值的深远寄语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点石成金文言文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