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字的拼音是“zhǎn”。这个读音在普通话中属于上声(第三声),声调从高音迅速降到低音后再微微上扬。作为形声字,“崭”由“山”旁和“斩”的右半部分组成,其字义与山石的坚硬或突出形态相关,引申为“突出”“新奇”等含义。现代汉语中,“崭”常用于形容事物的高质量或全新状态,例如“崭新”“崭露头角”等。
在字典中,“崭”本义指山势高峻、险峭,后引申为程度或表现上的突出。例如,“崭新”一词强调崭(zhǎn)的完美状态,多用于描述未经使用的全新物品;而“崭露头角”则通过“崭”字突出个人才能的快速显现,形容新生力量在竞争中表现优异。此外,“崭”字在古文中也常以复合词出现,如《楚辞》中的“崭岩”,描述山石陡峭的景象。
尽管“崭”的正确读音是“zhǎn”,但在实际使用中常被误读为“chán”或“zàn”。这种现象与方言口音、形近字混淆有关。例如,陕西、山东部分地区方言中,“崭”发音接近“chán”,而“暂”的读音更接近“zàn”,可能导致记忆偏差。需注意,“崭”与“渐(jiàn)”虽字形相似,但发音及含义截然不同,通过组词(如“崭新”和“渐变”)可强化记忆。
古典诗词中,“崭”多见于山水描写。韩愈《奉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中“崭崭云峰插天阙”一句,以“崭崭”叠字强化山峰的陡峭直立;清代袁枚《过虞山张若虚故居》用“剑气峥嵘夜插天”的“峥嵘”,与“崭”构成同源意象。现代文学则更多强调其引申意,如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崭然见于世界”的表述,隐喻新思想突破旧格局的锐气。
不同方言体系中,“崭”字的保留程度及发音存在显著差异。吴方言区(如苏州话)保留古音,可近似读作“tson”;粤语中则与普通话读音接近。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文书及普通话交流中,应统一使用标准读音“zhǎn”,以免造成理解障碍。例如,“崭新”的粤语发音为“zin2 san1”,但普通话交流时仍需发“zhǎn xīn”。
书写“崭”时易将“山”旁简化为“彐”,或误将“斩”的斜钩写作竖弯钩。正确的字形中,“山”旁应保持左侧竖画垂直,右侧竖折折钩圆润;下部“斩”需注意中间一竖贯通上下。建议通过笔画顺序记忆:先写“山”旁,再完成“斩”的三横两竖结构,最后补足右侧斜钩与撇。练习时可用红笔勾勒关键笔画,强化字形记忆。
“崭”字蕴含中华文化的审美意趣。古人以“崭”描绘山势,暗含对自然的敬畏;后延伸至对人才、器物卓越品质的评价,体现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例如,“崭然”一词既可形容山石突兀之态,亦用于赞誉人物风度卓异,这种双重语义反映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现代教育常用“崭露头角”激励学子突破自我,赋予传统词汇新的时代内涵。
日常高频组词包括“崭新”“崭然”“崭露头角”等。通过语境对比可加深理解:“他买了辆崭(zhǎn)新的跑车”强调物品状态;“这位年轻科学家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侧重才能显现。造句练习可选用:“清晨攀登华山,目睹云海间崭峥的峰峦直插霄汉,顿觉天地辽阔。”此句同时涵盖“崭”字的字源意象与现代用法,兼具文学美感和实用性。
在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中,“崭”的误读现象借表情包、段子频繁传播,客观上成为语言活化石。例如某博主将“崭新手机”误读为“蝉新手机”,虽闹出笑话却赋予词汇二次传播力。这种现象提示我们:方言与普通话的碰撞既是文化差异的呈现,也为语言进化提供契机。建议通过趣味性内容(如成语新解视频)引导年轻群体正确认读,实现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的双赢。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崭拼音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