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字是一个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汉字,其标准拼音为“zhǎn”,属于第三声字。在声调上,它与“展”“盏”“盏”等字同属阳平调。从字形结构上看,“崭”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由“山”字头和“斩”字底组成。其中,“山”作为部首,体现了这个字与山岭、地形相关的意义根源。部首“山”位于字的上半部分,不仅标示了字的类别归属,也暗示了该字最初可能与山体形态或山势特征有关。
“崭”字由“山”和“斩”两部分组成,这种上下结构的组合方式在汉字中十分典型。“斩”本义为用刀斧砍劈,在这里与“山”结合后,引申出山峰高耸、陡峭的含义。从造字法角度来看,“崭”属于形声字,其中“山”表意,指示字义与山有关;“斩”表音,提示发音方向。查阅古代字书可以发现,“崭”最初写作“嶃”,后来为了书写简便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崭”。这种字形变化反映了汉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追求实用性与简洁性的趋势。
在现代汉语中,“崭”最常见的组词是“崭新”和“崭露头角”。其中,“崭新”指全新、极新,常用来形容物品或状态的全新面貌,例如“一辆崭新的汽车”“崭新的开始”。而“崭露头角”则比喻年轻有为的人才开始显露才能,例如“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崭”还可以组成“崭然”“崭崭”等词。“崭然”有分明、清楚的意思,如“界限崭然”;“崭崭”则形容高峻突出的样子,如“山峰崭崭”。这些组词展现了“崭”字在形容新事物、突出事物或新出现人才方面的丰富用法。
“崭”字因其直观的山势意象和“新”的引申义,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增强描写效果。在描写自然景观时,作家常用“崭”来刻画山峰的险峻与挺拔,如“群山崭嵘”“怪石崭崭”,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力营造壮阔的意境。而在人物描写方面,“崭露头角”则成为表现新人崛起的经典表达,常见于传记、报告文学中对年轻才俊的刻画。现代诗歌中,“崭”字的运用更加灵活,常被赋予突破、创新的象征意义,如“崭新的一天”“思想的崭新天地”,体现了汉语词汇在文学创作中的强大表现力。
从文化角度来看,“崭”字所蕴含的“新”与“高”双重含义,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创新与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传统文化中,高山历来象征着崇高与稳重,而“崭”字将这种自然特征与“新”的概念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象。这种意象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常用来鼓励学生“崭露头角”,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突破。同时,“崭新”一词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层面,都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说,“崭”字不仅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重要成员,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