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的拼音是 “zhù lì”。其中,“伫” 字的读音是 “zhù”,声调为第四声;“立” 字的读音是 “lì”,声调也是第四声。在普通话的发音规则里,这两个音节组合在一起时,要保持清晰准确的发音,以正确表达这个词语的含义。
“伫立”表示长时间地站立,有静止不动、专注凝望的意思。它描绘出一种静止的状态,通常蕴含着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比如,当人们身处某个特殊的场景,被眼前景象深深触动时,就会不自觉地伫立。像是在古老寺庙前,面对历经岁月沧桑的建筑,人们可能会久久伫立,感受历史的厚重;或是站在海边,望着无垠的大海和远处的地平线,思绪随着海浪飘荡,在这种时刻,人们往往会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伫立”生动地展现了这种状态。
在古代诗词中,“伫立”这个词频繁出现,增添了许多意境和情感色彩。例如,杜甫在《登兖州城楼》中写道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虽未直接用 “伫立”,但 “临眺独踌躇” 与 “伫立” 有相似的意境,诗人独自登上城楼远眺,心生感慨,久久停留在那里,心中满是忧思和对历史的深沉思索。又如,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其中虽然没有 “伫立” 二字,但情人离别时深情对望、久久不愿离去的场景,尽显 “伫立” 之态,把那种离别的愁苦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词中的 “伫立” 让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或词人当下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现代写作和日常表达中,“伫立” 依然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可以让作者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在描写一个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时,可以写道 “他静静地伫立在窗前,望着远方,脑海中浮现出亲人的面容”,通过 “伫立” 这个动作,将思念之情具象化,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在描写景色时,“伫立” 也能增添氛围,像 “古老的灯塔在礁石上伫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大海的波涛汹涌”,使景色的描写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因此,理解和正确运用 “伫立” 这个词,无论是对于提升写作水平,还是增强日常表达的生动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想要正确运用 “伫立” 于具体语境中,需要结合上下文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来考虑。首先,要明确场景,“伫立” 通常适用于相对静止、带有一定情感氛围的场景。如描写人物时,是在等待、思念、沉思等情境下使用较为合适,像 “少女伫立在樱花树下,满心期待着爱人的归来”,这里通过 “伫立” 表现出少女等待时的专注和期待。在描写景物时,要突出景物的静止以及所营造出的宁静、悠远等氛围,如 “那座石桥在岁月中伫立,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的记忆”。同时,要注意与前后的语句搭配通顺、表意连贯,让 “伫立” 自然地融入整个表达中,准确地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伫立拼音怎么读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