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其一的原文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拼音如下: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mò chóu qián lù wú zhī jǐ,tiān xià shuí rén bù shí jūn。”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当时的董庭兰(董大)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善弹琴,尤其擅长弹奏七弦琴。但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在离开长安时,内心充满了失落与迷茫。高适(诗的作者)与董庭兰交情深厚,在这样的分别时刻,高适写下此诗慰藉友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文人的仕途往往与他们的政治理想息息相关。董庭兰空有才华,却在仕途坎坷,而高适自己也一生四处漂泊,怀才不遇。这种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在面对离别时,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共同的期许。
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又有些压抑的画面。千里连绵的黄云遮蔽了天空,太阳也失去了明亮的光辉,在黯淡的光线中,整个天地都显得灰暗无光。这一景象的渲染为离别的氛围奠定了基调,暗示着友人的前途可能充满了未知的艰难险阻。
“北风吹雁雪纷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苍凉的氛围。北风呼啸着吹起,大雁在风雪中艰难地飞翔,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大雁是古代诗文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的意象,在这里,大雁在恶劣的环境下前行,正如同友人即将踏上充满挑战的旅途。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全诗的经典名句。这两句诗一扫前面的阴霾,笔锋一转,变得豁达明朗。诗人告诉友人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有谁不认识你呢?这不仅是对友人高超琴艺和卓越才华的高度肯定,更是一种充满力量的鼓励。这两句诗体现出诗人超迈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在艺术特色上,《别董大》其一语言质朴而雄浑。诗人没有使用华丽辞藻,却能够生动地描绘出送别时的环境,如对黄云、北风、大雁、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后两句的抒情又充满了豪放之气,从送别的哀伤情绪中迅速转为积极向上,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先通过描写环境的恶劣来烘托离别的愁绪,然后再以对友人充满信心的话语来扭转情绪,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
《别董大》一诗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真挚的情感、豁达的胸襟成为了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后人常常引用其中的名句来表达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在文学创作中,这种先描写环境的压抑再转为积极向上的抒情模式也被许多文人效仿。它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的高度重视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的价值追求。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