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yuán tián jū《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组重要诗作,共有五首。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时代。门阀士族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普通士人想要出仕为官,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权贵。陶渊明起初也怀着济世的抱负踏入仕途,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官场的生活与自己的理想格格不入。
在官场中,他不得不阿谀奉承、尔虞我诈,这与他崇尚自然、质性自然的天性相违背。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归园田居》这一组诗便是他回归田园后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诗的开篇,陶渊明便倾诉了自己与世俗官场的不相容,他本性喜爱田园山林,却误投官场,如困于“尘网”,而且时间长达“三十年”(此处“三十年”可能有夸大,表达长时间的厌倦之感)。这几句深刻地反映出他对当初选择为官的后悔。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诗人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具体景象,自己在南边的原野上开垦荒地,守着拙朴的本性过田园生活。住宅周围有十几亩地,几间草屋,榆柳在屋后遮阴,桃李在堂前排列,营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质朴的氛围。
从语言上看,《归园田居》语言质朴平易,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实的情感。用简单的文字就能够勾勒出田园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宁静。
在意象运用上,诗中选取了大量田园常见的意象,如“丘山”“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和谐、恬静的田园画卷,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从情感表达上,诗人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恶等多种复杂情感融为一体,感染着读者的心灵。
《归园田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它是田园诗的经典之作,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派。对后世诗人,如唐代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诗人的田园诗中常常可以看到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影子,无论是在田园生活的描绘,还是在田园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方面。
《归园田居》也让后世的人们了解到东晋时期的田园生活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让很多在尘世中疲惫奔波的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成为人们心中田园生活的理想模板。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归园田居》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不断地被人们传颂和研究。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归园田居》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