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原文带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2  阅读 3  评论 0

摘要:一、《为学》原文及拼音《为学》(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一、《为学》原文及拼音

《为学》(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僧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二、《为学》蕴含的哲理

《为学》一文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话语,揭示了做学问以及做任何事情的普遍道理。文章开篇就点明了难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为”与“不为”的重要性。不管事情本身是难是易,只要去做,难的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做,容易的也会变成困难。这一观点打破了人们对于难易的固有认知,提醒人们不要被事情的表象所吓倒,关键在于付诸行动。

接着,文中以自身的资质为例,进一步说明资质的昏庸或者聪慧都不是决定成败的绝对因素。昏庸者如果勤奋学习,持之以恒,也能够取得成功;而聪慧者若荒废时日,不学无术,最终也会和昏庸之人一样一事无成。这种观点鼓励人们珍惜自身条件,积极进取,而不是依赖或者抱怨先天的资质。

三、贫富二僧故事的启示

文中讲述的蜀之鄙二僧的故事极具说服力。穷和尚凭借一瓶一钵就踏上了前往南海的征程,并且最终到达,而富和尚虽有购买船只的条件却一直未能成行。这个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志向和行动的力量。穷和尚虽然条件差,但有着坚定的志向并付诸行动;富和尚条件优越,却因缺乏行动力而未能达成目标。这告诉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不能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只要有决心和行动,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理想。

四、《为学》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为学》的思想依然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学习方面,很多学生可能会抱怨学习任务太难,但往往是没有真正付诸努力。只要端正态度,积极去学,那些看似高深的知识也能逐步掌握。在工作和事业追求上,也有不少人眼高手低,总是强调外部条件的不足,却忽视了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当像文中的穷和尚一样,树立远大志向,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行。无论是在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中,《为学》所传达的积极进取、重视行动的精神都是值得倡导的。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为学》原文带的拼音

点击下载 《为学》原文带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679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685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