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柄”是一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其拼音为 bǐng,在汉语中,这个字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并且经常出现在组合词汇中。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柄”的拼音、它的不同意思以及如何用它来组成词语。
“柄”的拼音是 bǐng,它是一个入声字,在古代汉语发音中属于比较短促的音节。在现代普通话中,由于入声已经消失,所以“柄”的发音变得较为轻快。作为名词时,“柄”通常指的是某些工具或者器物上用来握住的部分,例如刀柄、伞柄等。“柄”也可以指植物的花梗或叶柄,即连接花朵或叶子与茎的部分。
当“柄”作为动词使用时,它有执持的意思,比如成语“如火如荼”中的“如火执柄”,这里的“柄”就有执持、掌握之意。不过,这样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太常见,更多的是出现在古文或成语中。
“柄”字在汉语中常常和其他汉字组合成新的词汇。比如,“权柄”表示权力的象征;“话柄”则是指人们谈论的话题,尤其指那些容易引起争议或是让人笑话的事情。再比如,“瓶底”一词中也包含了“柄”的变形写法,虽然这里“底”字才是主要部件,但“瓶底”的“底”原作“柢”,是“柄”的同源字,指的是瓶子底部突出的部位,这体现了汉语中字形演变的现象。
许多成语也包含“柄”字,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不绝如缕”形容声音或气息微弱而持续不断,其中的“缕”原本是指丝线,而“柄”在这里则借指丝线的末端,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若断若续的状态。又如“权衡利弊”中的“权柄”,指的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或权力,这一成语强调在做决定前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柄”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从它的拼音到具体意义,再到与其他字组成的词汇和成语,“柄”在汉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柄”字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汉语的魅力,也能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和成语进行交流。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柄的拼音和组词语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