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的拼音是什么组词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2  评论 0

摘要:耸的拼音是什么?“耸”字的拼音是 sǒng,声调为第三声(上声),发音时由低向高再滑落,类似普通话中的“耸”或“悚”。它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总笔画为10画,部首为“耳”,在字形结构上属于上下结构。

耸的拼音是什么?

“耸”字的拼音是 sǒng,声调为第三声(上声),发音时由低向高再滑落,类似普通话中的“耸”或“悚”。它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总笔画为10画,部首为“耳”,在字形结构上属于上下结构。这个字的基本含义与“高、直立”相关,常用于描绘物体向上伸展或形态高耸的状态。通过拼音sǒng,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它在语言应用中的规范性表达。

“耸”的常见组词及用法

“耸”字在日常表达中常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以下是其几个典型用法:

  • 耸立(sǒng lì):形容高耸直立,常见于描述山峰、高楼等。“群山耸立于云雾之间”。
  • 耸肩(sǒng jiān):表示肩膀向上耸动的动作,常用于表达困惑、无奈或轻蔑情绪。“他对问题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 耸人听闻(sǒng rén tīng wén):指故意夸大事实以吸引关注。“这则新闻标题耸人听闻,实际内容却无确凿证据”。
  • 高耸入云(gāo sǒng rù yún):夸张描写物体高度,常见于文学描写。“塔尖直插天际,似要高耸入云”。
  • 耸动(sǒng dòng):双重含义,既可指物理上的震动,也可比喻舆论煽动。

“耸”的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从甲骨文到楷书,“耸”字的形态始终围绕“耳”与“从”组合,其原始意义或与听觉预警相关(如竖起耳朵倾听动静)。后来逐渐引申为空间维度的“直立向上”,这与汉语中“耳聪目明”“耸肩表示警觉”的文化意象相契合。在文学创作中,“耸”常被赋予拟人化特征,如“山峰仿佛在嘲笑攀登者的怯懦”,通过赋予静态景物动态感增强感染力。

容易混淆的音近字辨析

“耸”(sǒng)与“聋”(lóng)、“茸”(róng)等字在方言环境中可能因声调模糊导致误读。需注意:

  • “耸肩”不可读作sōng jiān,“耸动”与“怂恿”(sǒng yǒng)虽共用声旁但含义不同。
  • 成语“耸人听闻”常与“骇人听闻”混淆,前者强调故意夸大,后者侧重事实恐怖。

方言差异与口语表达

在吴语区,“耸”可读作zung,保留古音痕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该字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在口语交流中常被“高”“立”替代。例如:“那幢大楼耸得很高”更自然的表达为“那幢楼造得很高”。但“耸肩”“耸人听闻”等固定搭配仍保持高频使用。

书写规范与常见错误

书写“耸”时易出现以下错误:

  • 偏旁部首混淆:可能误将上部写成“从”或“众”。
  • 笔画缺失:底部“寸”的横画易遗漏。
  • 结构松散:上下部分比例失调,如上部过大或过小。

正确书写需注意上部紧密排列、中部“耳”居中、下部“寸”收笔平稳。练习时可将字帖与电子字典对照,强化肌肉记忆。

现代语境下的应用拓展

随着视觉文化发展,“耸”字衍生出新含义。网络用语“耸人标题党”即源自成语活用,形容通过夸张标题吸引点击的行为。“耸动效应”在传播学中用来分析信息刺激与受众反应的关系。现代建筑艺术中“垂直美学”概念强化了“高耸”意象的审美价值,使词语应用突破传统范畴。

最后的总结:从基础到拓展的语用价值

一个简单汉字承载的文化密码远超其字形本义。“耸”不仅是描述物体形态的工具,更是观察汉语言文字演变的重要窗口。从古文字形考据到现代跨学科应用,每个词义转折都折射出社会认知的变迁轨迹。掌握这类基础词汇的音形义,既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更是理解中华文明精神图谱的关键密码。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耸的拼音是什么组词是什么

点击下载 耸的拼音是什么组词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615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446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