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约的拼音和意思.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9  评论 0

摘要:绰约的拼音和意思“绰约”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拼音为 “chuò yu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注解为形容词,形容女子体态柔美、举止轻盈,或泛指事物形态柔美、姿态优雅。作为中华

绰约的拼音和意思

“绰约”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拼音为 “chuò yu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注解为形容词,形容女子体态柔美、举止轻盈,或泛指事物形态柔美、姿态优雅。作为中华语言文化中的经典词汇,“绰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蕴与文学内涵,至今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与日常表达。

词源追溯:源自古典的诗意表达

“绰约”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此处以“绰约”描绘仙人状态,突显其超凡脱俗的柔美之美。随后在汉代乐府诗、唐代诗词中频繁出现,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虽未直接使用“绰约”,但类似描绘女性柔美的词汇频现,可见其在文学中的地位。

语义解析:从柔美到多元化的延伸

在现代语境中,“绰约”不仅限于形容女性,其语义范畴有所扩展。例如,自然景观如“绰约的垂柳”表现枝条随风摇曳的柔态,建筑如“绰约的亭台楼阁”则描绘其线条流畅的优雅造型。这种扩展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灵活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绰约”始终保留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无论是人物、景物还是事物,均需具备协调、轻盈的特质方可被赋予此评价。

文化意蕴:东方美学的具象化符号

作为汉语中的经典形容词,“绰约”深深植根于东方美学体系之中。它不单纯描述外在形态,更蕴含着内在风韵的联想。古代文论中强调“形神兼备”,“绰约”一词恰是这一观念的凝练表达——外在的柔美需与内在的气质相得益彰。例如京剧艺术中的旦角表演,通过唱腔、身段与表情的综合展现,将“绰约”之美提升至艺术化高度;而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亦体现出“绰约”之美,假山池沼的布局讲求移步换景,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现代应用:文学创作与日常表达的桥梁

在当代语境下,“绰约”依然活跃于文学创作与日常交流中。作家在描写女性角色时常以此词奠定优雅基调,如“她绰约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在描述城市建筑或生态环境时,亦用“绰约的摩天大楼群映衬着波光粼粼的江面”增强画面感。该词因承载着传统文化基因,在跨文化传播中成为展示汉语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常常出现在对外汉语教材与双语读物中。

最后的总结:凝固时光的语言标本

历经千年演变,“绰约”始终保持着其唯美特质,成为汉语词汇库中的活态化石。它不仅是理解古典文学的一把钥匙,更是当代人感知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窗口。通过追溯“绰约”的语音演变、语义拓展及文化承载,我们得以窥见汉语如何以简洁之形承载深厚之意,如何在时代更迭中延续独特韵味。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绰约的拼音和意思

点击下载 绰约的拼音和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879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28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