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的拼音并组词语怎么写.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2  评论 0

摘要:膊的拼音及基本释义“膊”字的拼音是“bó”

膊的拼音及基本释义

“膊”字的拼音是“bó”,属于常用汉字中的第三声。它的部首是“月”,本义指胳膊,后来逐渐衍生出与身体躯干、物理力量相关的引申义。在现代汉语中,“膊”多用于描述身体部位或特定动作,读音固定且书写规范,是学习汉语拼音和词汇的重要一环。

以“膊”组成的常见词语

1. 胳膊 “胳膊”是最常见的组词,指人体上肢从肩到手腕的部分。例如“他甩了甩胳膊,感觉浑身轻松”。在日常交流中,这一词汇高频出现,尤其强调肢体动作时,常与“抬”“甩”“举”等动词搭配。
赤膊 指不穿上衣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夏季高温环境下人们的穿着习惯,如“夏天工人在工地赤膊劳作”。此词有时带有一定语境色彩,需注意使用场合。
臂膊 更强调手臂的整体力量感,常见于文学描写中,如“他双臂膊紧握哑铃,肌肉紧绷”。虽不如“胳膊”常用,但能增添语言的画面感。
拳膊 特指上臂肌肉,常用于描述体格或格斗场景,如“运动员的拳膊结实有力”。这一词汇偏书面化,常见于描述力量型人物。
膊头 方言中或指上臂,例如粤语中会用“膊头”形容肩膀周围区域。虽非标准普通话,但体现了语言的地域多样性。

“膊”在成语与古文中的应用

尽管“膊”字未广泛存在于成语中,但在古汉语和文学作品中偶有出现。例如成语“捉襟见肘”,虽未直接出现“膊”,但“襟肘”与手臂动作相关,侧面体现了肢体部位的关联性。古文如《水浒传》中描述武将时,可能用“臂膊如铁”突出力量感,突出其力量和战斗状态。

“膊”字在日常生活与文化中的延伸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膊”与体态、外貌的关联日益紧密。例如健身领域常提及“臂膊塑形”,强调通过锻炼增强上肢力量与美感。“袒膊”一词在艺术创作中时有出现,如表现古代将士不拘小节的气概,赋予静态文字以动态画面联想。这种文化表达丰富了“膊”字的内涵。

“膊”字的拼音易错点与学习建议

许多人可能误读“膊”为“bǎo”或“pò”,这是因声母与韵母混淆所致。纠正方法包括:拆分拼音练习(b-ō)、结合常见词朗读(如“胳膊”),并注意第三声的发音规则——先降后升。书写时需注意右半部“尃”的笔画顺序,避免将“寸”与“又”混淆。

总结:以“膊”拓展词汇学习思路

“膊”作为身体部位相关汉字,承载着动作、力量与文化意蕴。通过组词练习(如“臂膊”“赤膊”)可巩固拼音记忆,而分析古文与现代语境的用法差异,则能深化对汉字演变规律的理解。无论是日常沟通还是语言学习,“膊”字都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语言拓展能力,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词汇网络构建素材。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膊的拼音并组词语怎么写

点击下载 膊的拼音并组词语怎么写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625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05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