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的拼音与组词.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7  评论 0

摘要:哀的拼音与组词“哀”是汉语常用字之一,其拼音为“āi”,声调为阴平(第一声)。作为单音节词,“哀”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在现代汉语中,“哀”的使用频率较高,既可以独立成词,也能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丰富的词汇。本文将从拼音、基本释义及常见组词

哀的拼音与组词

“哀”是汉语常用字之一,其拼音为“āi”,声调为阴平(第一声)。作为单音节词,“哀”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意蕴。在现代汉语中,“哀”的使用频率较高,既可以独立成词,也能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丰富的词汇。本文将从拼音、基本释义及常见组词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探索“哀”字在语言表达中的多重价值。

拼音与发音规则

“哀”的拼音标注为“āi”,发音时需注意声调为高平调。开口度由小渐大,舌尖抵住下齿龈,舌根略微抬升,气流从口腔自然流出。在日常口语中,“哀”常出现在感叹句中,例如“哀哉”“哀嚎”等,发音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部分方言中,“哀”的发音可能接近“ái”或“āi”的变体,但标准普通话始终遵循阴平调的规范。

核心释义解析

《说文解字》将“哀”解释为“闵也”,本义指因痛苦而引发的悲叹情绪。引申义包括怜悯、惋惜、悲痛等复杂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哀”字常被赋予多层解读,如“哀民生之多艰”既包含对现实的批判,又饱含人文关怀。现代心理学认为,“哀”是人类面对丧失时的正常应激反应,体现了语言与情感的深层联结。

日常使用组词

“哀”构成的词语广泛渗透于口语和书面表达。常见词汇包括:

  • 哀悼:表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如“沉痛哀悼抗疫英雄”;
  • 哀求:通过恳切姿态争取同情,例句“他哀求父母延长游玩时间”;
  • 哀愁:形容忧郁情绪,如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暗含哀愁基调;
  • 哀婉:形容音乐或语气的凄美姿态,如“哀婉的琴声回荡在空谷”;
  • 哀鸣:多用于动物悲鸣场景,如“饿狼在荒原上哀鸣”。

雅俗共赏之妙

“哀”不仅是日常用语,更活跃于文学典籍。古典诗词中,“哀”构建了浓厚的艺术意境。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哀”,李清照《声声慢》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哀”,皆通过文字传递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现代影视作品中,“哀”字常用于塑造悲剧角色或营造压抑氛围,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多次出现“哀民生之多艰”的对白,强化历史厚重感。

现代语境演变

随着社会发展,“哀”的语义边界不断拓展。网络用语中出现“哀嚎体”表达夸张情绪,年轻群体创造的“哀叹三连”则形成特定语境。值得注意的是,“哀”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歧义,例如英文“sorrow”侧重于深沉悲伤,而“哀”更具东方含蓄美学的哀而不伤特质。掌握其微妙差异有助于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文化符号价值

作为象形文字,“哀”的字形构造暗含深意。金文中的“哀”由“亠(表覆盖)+口(表发声)+衣(表悲泣)”组成,形象展现了以衣掩面而泣的场景。这种表意特征使其成为中华美学的重要符号。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哀思”文化通过祭扫活动得以延续,体现了汉字承载民族记忆的特殊功能。

拓展学习建议

深入理解“哀”字可结合多学科视角。文学爱好者可研读《诗经·小雅·杕杜》等经典篇章,体会不同情境下的“哀”情表达;语言学研究者可对比日语“哀(あわれ)”的多重语义,探索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共性与差异;普通用户可通过成语接龙游戏(如哀→哀鸿遍野→野无遗才→才高八斗)增强记忆效果。推荐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提供详备的词源考据。

最后的总结

“哀”字虽仅占8000多常用汉字的极小比例,却蕴含着非凡的语言生命力。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其演变轨迹映射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图谱。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重拾对基础汉字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母语精髓,在数字化浪潮中守护文化根脉。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哀的拼音与组词

点击下载 哀的拼音与组词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58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14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