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的拼音和意思解释.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1  评论 0

摘要:一、"吁嗟"的拼音"吁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正确拼音为:yù jiē。在古汉语中,这个词语的发音与现代普通话略有不同,但在现代汉语规范中已统一为"

一、"吁嗟"的拼音

"吁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正确拼音为:yù jiē。在古汉语中,这个词语的发音与现代普通话略有不同,但在现代汉语规范中已统一为"yù jiē"。需要注意的是,"吁"字是一个多音字,在"吁嗟"一词中读作"yù",而在表示"叹息"或"呼吁"等现代常用义时也读"yù";当表示"叹词"或"呼气"时则读"xū",如"长吁短叹"中的"吁"就读"xū"。因此,在学习这个词语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读音与字义的对应关系。

二、"吁嗟"的基本含义

"吁嗟"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感叹词,主要用来表达以下几种情感:

1. 感叹、慨叹:用于表达对人生、命运或事物的感慨,带有深沉的思考意味。例如:"吁嗟乎,人生几何!"

2. 叹息、哀叹:用于表达悲伤、忧愁的情绪。例如:"吁嗟苍天,何其不仁!"

3. 呼吁、号召: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也用作呼吁、号召的意思,但这种用法较为少见。

这个词语常出现在古代诗歌、辞赋和散文中,是文人士大夫表达情感的重要修辞手段。由于其独特的音韵美和情感表达力,"吁嗟"成为了古典文学中一个极具特色的词汇。

三、"吁嗟"的文学用法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吁嗟"的使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诗歌和辞赋中。例如:

1. 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其中"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后的感叹就可理解为"吁嗟"之情。

2.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吁嗟"一词,但表达的情感与"吁嗟"非常相似。

3.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也有类似情感的表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种孤独与感慨,正是"吁嗟"所表达的情感。

在这些作品中,"吁嗟"或类似表达常常出现在诗人面对壮阔自然或思考人生际遇时,体现了中国文学中"情景交融"的美学传统。

四、"吁嗟"的文化内涵

"吁嗟"不仅仅是一个感叹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1. 对命运的思考:古人常用"吁嗟"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命、人生的深刻思考。

2. 士人的情怀:在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常用"吁嗟"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如屈原、杜甫等诗人的作品中常见这种情感。

3. 审美情趣:"吁嗟"所表达的深沉情感与古典文学追求的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相契合,成为古典文学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吁嗟"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但在一些文学创作和仿古文体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成为连接古今汉语的重要纽带。

五、"吁嗟"的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吁嗟"的使用已经较为少见,但在以下场合仍可能见到:

1. 文学创作:一些作家在创作历史小说、古风散文或诗歌时,会使用"吁嗟"来营造古典氛围,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学术研究:在古代文学、语言学研究中,"吁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会分析其语义演变、语法功能等。

3. 仿古文体:在一些需要模仿古代风格的场合,如祭文、碑文、对联等,偶尔会使用"吁嗟"以增强文体的古雅色彩。

虽然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吁嗟",但了解这个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吁嗟的拼音和意思解释

点击下载 吁嗟的拼音和意思解释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43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601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