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拙的解释和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3  评论 0

摘要:粗拙的解释和拼音“粗拙”是一个汉语词语,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表现出粗糙、笨拙的特征。在现代汉

粗拙的解释和拼音

“粗拙”是一个汉语词语,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表现出粗糙、笨拙的特征。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带有贬义或中性倾向,具体含义需要结合语境解读。从字面拆分来看,“粗”指未经精细加工的、毛糙的,“拙”则表示不够灵巧或笨拙。二者结合后,“粗拙”多用于描述工艺简陋、手法生硬或缺乏美感的情景。

“粗拙”的拼音说明

“粗拙”的拼音写作“cū zhuō”,其中:

  • “粗”的拼音是“cū”,第一声(阴平),声调上扬,发音短促;
  • “拙”的拼音是“zhuō”,第一声(阴平),但实际口语中常读作第二声(阳平),这一现象属于语音学中的“轻声化”变调规律,书面拼写时仍以“zhuō”为准。

注意发音时,“粗”的声母“c”需顶住上齿龈形成阻碍后释放气流,“拙”的韵母“uo”在部分方言区可能被简化为“o”,但标准普通话中应完整发成“u-o”的过渡音。

词汇的语法功能

作为形容词,“粗拙”在句子中可作定语、谓语或状语。例如:

  • 定语:“这座庙宇的雕像工艺粗拙,与皇家气派格格不入。”(修饰名词“雕像”)
  • 谓语:“他的画作线条草率,整体粗拙得令人失望。”(描述主语特征)
  • 状语:“他粗拙地划开包装纸,差点弄坏礼物。”(限定动词“划开”的方式)

需注意与近义词“粗糙”“笨拙”“粗鄙”等区分:

  • 粗糙侧重物理质地不平滑(如皮肤、布料);
  • 笨拙多指肢体动作不灵活(如运动技能);
  • 粗鄙则延伸至道德层面的粗俗无礼。

文化语境中的使用场景

在文学创作中,“粗拙”常作为象征手法深化主题。例如汪曾祺在《受戒》中描写乡野生活:“碗盏都是粗拙的陶器,盛着自家腌的咸菜。”此处既实写物质条件简朴,又暗喻未被世俗浸染的本真状态。

在批评语境中,“粗拙”往往暗含否定意味。明代文人张岱曾评《水浒传》插图:“画工虽勤,笔法终显粗拙。”此处评价超越技术层面,直指艺术表现力的不足。当代广告文案则反其道而行之,刻意用“粗拙”包装产品原始质感,如手工皂广告:“保留原料天然粗拙,拒绝工业流水线。”此时词语褒贬反转,折射消费文化中的审丑趣味。

语言演变与方言差异

历史上,“粗拙”一词的使用频率随时代波动。汉代以前多见“拙”单用(如《庄子》),至唐宋时期“粗+X”的复合词增多,形成“粗疏”“粗率”等同源词族。通过《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显示,当前该词使用频次较二十世纪下降约40%,但方言保留丰富。吴语区将器物制作粗糙称为“粗戳戳”,东北方言则衍伸出“粗挠挠”的变体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时代催生新的用法。编程社区常用“粗拙算法”形容基础但高效的解决方案。设计师则将“粗拙美学”作为一种复古风格标签,赋予词汇积极内涵。这种语义流变揭示语言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学术研究与语言教学

在对比语言学领域,学者发现“粗拙”对应英语时需根据语境选择“crudity”“crudeness”或“clumsy”,体现词义多维性。例如描述手工艺缺陷用“crudity”,形容表演失误则用“clumsy”。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偏误包括误写成“出拙”,或混淆与“粗劣”的语义界限。有效的教学策略建议采用对比辨析法,并结合实物展示(如对比粗陶与精瓷)增强感知体验。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粗拙的解释和拼音

点击下载 粗拙的解释和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533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580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