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折蛇行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4-07  阅读 7  评论 0

摘要:斗折蛇行的拼音dǒu zhé shé xíng,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某种蜿蜒曲折、不规则前行的状态。

斗折蛇行的拼音

dǒu zhé shé xíng,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某种蜿蜒曲折、不规则前行的状态。它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现象或物体运动轨迹的描述,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境之中。

成语来源与背景

“斗折蛇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其中,“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便是形容路线复杂难辨,如斗折蛇行。

成语含义及其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斗折蛇行”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种迂回、曲折的特点。例如,在描述一条河流的流向或者山路的走势时,人们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它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采取迂回战术,最终达到目标的智慧和策略。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斗折蛇行”的意象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复杂现象的理解和认知。它提醒人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应当保持灵活应变的态度,善于利用环境条件,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说:“曲则全,枉则直”,这与“斗折蛇行”的精神实质不谋而合。

最后的总结

通过了解“斗折蛇行”的拼音、来源、含义及其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这一古老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无论是在日常交流还是文学创作中,合理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增添语言表达的魅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斗折蛇行的拼音

点击下载 斗折蛇行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0852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69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