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的拼音怎么写怎么组词和部首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63  评论 0

摘要:膊的拼音怎么写“膊”字的拼音

膊的拼音怎么写

“膊”字的拼音是bó,声调为阳平(第二声)。在普通话中,这个音调的特点是音高上升且保持平稳。与“脖、博、勃”等字同音,但由于声母和韵母的差异,发音时需注意“膊”由双唇音“b”和开口呼韵母“o”组成。例如在词语“胳膊”中,声调清晰区分了“膊”与前后字的音节特征。

膊的部首是什么

“膊”字的部首是月,在《说文解字》中归类于“肉部”,与人体或肉体相关的字常使用该部首。实际书写时,“月”部置于左侧,与右侧的“尃”(pǔ)形声结合。作为形声字,“肉”旁表示其意义范畴与身体有关,而“尃”则提示读音。例如,“胎”“肾”等字均含月部,共同体现汉字表意与表音的双重功能。

膊的组词方法

从语义关联性出发,“膊”多用于描述肢体部位或动作延伸,常见组词包括:胳膊(指上臂或整条手臂)、臂膊(强调手臂肌肉发达的形态)等。成语“掣襟露膊”中,“膊”以裸露上肢的动作强化窘迫场景;诗句“挥肱击楫”则借手臂摆动描绘豪迈气概。方言或古文中,“膊”还作为动词使用,如“膊鱼”意指剖开晾晒鱼肉。

文化意涵解析

“膊”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对身体的细致观察。战国帛书《导引图》中记载了通过伸展“臂膊”强健身体的养生法;《黄帝内经》提及“肩膊”与经络气血的关系。文学作品中,“摩挲膊胛”的细节刻画常体现人物劳作状态或情感张力。值得注意的是,字形演变过程中,“尃”的草木繁茂意象已淡化,仅保留形声功能,而核心意义始终聚焦肢体表述。

现代应用场景

在当代汉语中,“膊”广泛渗透于日常用语及专业领域。医学影像报告中的“肩胛冈上襞”,体育术语“臂力锻炼”,甚至网络用语“胳膊肘往外拐”均依托其表意根基。跨文化比较中,日语借用汉字“胛(かた)”指代肩胛骨,与中文“膊”形成地域词汇演化的对照样本。这种古今中外的语义延伸,凸显了象形文字记录人体认知的独特优势。

易混淆字辨析

初学者常将“膊”与“博”“傅”混淆。“博”侧重广博、博学,如“博士”“博览”;“傅”多作动词或姓氏,如“师傅”“傅粉”。“膊”则专指身体部位,需通过语境区分。例如:“武者绷紧臂膊”强调身体用力,“学者博闻强识”侧重学识积累。拆解部首可快速辨析:“月”旁多涉肉体,“十”旁或“亻”旁则指向其他语义场。

声韵学价值

从汉语音韵学角度看,“膊”属中古音铎部入声字,后随语音流变转为阳平调。对比古音可发现,唐代《切韵》中“膊”读作b?ɑk,入声韵尾-k脱落导致调型改变。这一现象印证汉语声调形成机制,即部分入声字通过元音延展实现调域分化。方言中,粤语仍保留-b/k/p韵尾,读作bok3,为研究音变提供活态样本。

汉字教学启示

针对“膊”的教学实践表明,结合部首溯源与形声规律能提升记忆效率。教师可采用部件拆解法:先解析“月”部对应身体部位,后对比“尃”(分布、铺开)的形旁表意功能。例如通过“搏斗”(扌部)与“膊臂”(月部)的对比,强化形声字认知模型。多媒体辅助中,动态演示肌肉组织与字形关联,能增强学习趣味性。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膊的拼音怎么写怎么组词和部首是什么

点击下载 膊的拼音怎么写怎么组词和部首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189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81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