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带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63  评论 0

摘要:一、原文呈现《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一、原文呈现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文章背景

此篇文章创作于战国时期。当时,诸侯割据,各国之间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国君主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以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生存下来。魏国在战国初期曾是较为强大的国家,但到梁惠王在位时,面临着诸多问题。虽然梁惠王积极有为,进行了诸如修筑长城抵御外敌、与邻国征战等举措,但人口数量未能增加,国家实力也未能显著提升。于是,他召见孟子,希望孟子能为魏国的发展出谋划策,解答他关于自己治理国家却未使得本国人口增多这一困惑。

三、核心内容解读

孟子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没有直接批评梁惠王的政策,而是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形象地指出梁惠王所谓的“尽心”并非真正与众不同的治理方式。接着,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国家富强、人口增多的措施。在经济方面,他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农业,不过度捕捞鱼类、砍伐树木,这样才能保证百姓有充足的粮食和木材,达到养生的目的。在社会层面,孟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提倡“庠序之教”,弘扬孝悌之道,使社会风气良好,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这一系列的举措最终目的是使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王道统治。

四、文章意义与影响

《寡人之于国也》不仅在当时对梁惠王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它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一个以民为本、施行德治的政治蓝图。其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如不过度捕捞和砍伐等,即使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借鉴价值。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也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成为后世学习议论文的经典范例 ,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带的拼音

点击下载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带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4370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09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