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众多璀璨的诗人中,晚唐时期的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颗明星。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经历。而《晚晴》这首诗,正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出生在一个逐渐衰落的士族家庭,一生仕途不顺,屡遭排挤。尽管如此,李商隐却以他那敏感的心灵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抱负与愁思。
《晚晴》一诗写于大中元年(847年)秋天,时值李商隐在桂林幕府任职期间。此诗描绘了傍晚时分雨过天晴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Wǎn qíng
Shēn jū fǔ jiá chéng, chūn qù xià yóu qīng.
Tiān yì lián yōu cǎo, rén jiān zhòng wǎn qíng.
Bìng tiān gāo gé jiǒng, wēi zhù xiǎo chuāng míng.
Yuè niǎo cháo gàn hòu, guī fēi tǐ gèng qīng.
在这首诗里,“晚晴”不仅仅是指傍晚时分的晴朗天气,更是象征着生命中的转机和希望。“天意怜幽草”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事物以情感色彩,暗示即便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值得珍惜的美好;“人间重晚晴”则进一步升华主题,表明人们应该珍视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
接下来,“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这两句描述了随着天空放晴,远处的高楼显得更加清晰可见,透过窗户洒进来的光线也变得更加柔和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以越鸟为例,说明当一切困难过后,心情会变得格外轻松自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细致入微地描写,传达出了作者对于生活哲理深刻的理解。
《晚晴》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探索。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晚晴》依然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晚晴古诗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