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2-12  阅读 6  评论 0

摘要:同仇敌忾的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同仇敌忾”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其

同仇敌忾的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敌忾”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其拼音为 tóng chóu dí kài。它描绘了一种集体面对外敌时所展现出的一致性和决心。在汉语中,“同”表示相同或一起;“仇”指的是敌人或仇恨;“敌”是抵抗或对抗的意思;而“忾”则有愤怒和奋起之意。因此,当人们使用这个词时,他们是在表达一种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的情感状态。

历史渊源

“同仇敌忾”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其中提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这反映了古代战士们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不计较个人得失,携手并肩作战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特别是在抵御外族入侵时,汉族人民常常能够放下内部矛盾,形成统一战线来保卫家园。例如,在宋朝抗击金兵、明朝抗倭以及近代以来的抗日战争等历史时刻,中华儿女都展现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顽强斗志。

文化意义

从文化角度看,“同仇敌忾”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坚韧品格,还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在传统社会里,家族、宗族乃至整个民族都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个体的命运紧密相连。当外部威胁来临之时,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捍卫共同的利益。这一成语也强调了正义感的重要性——面对不义之行,人们应当挺身而出,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现代应用

进入现代社会后,“同仇敌忾”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它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社会事务之中。比如,在体育赛事中,球迷们会为了支持自己的球队而呐喊助威;企业遭遇危机时,员工们也会齐心协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甚至在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面前,各国人民也能超越国界限制,共同致力于解决地球面临的挑战。“同仇敌忾”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前进,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同仇敌忾的拼音

点击下载 同仇敌忾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94060.html

管理员

  • 内容449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193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