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原创对联卷古人 | 关于写对联的冷知识

 2025-02-07  阅读 8  评论 0

摘要:展开全文小时候母亲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清晰的记得叫《联林珍奇》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瑰宝“对联”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随着时间,剧情越来越模糊,但是以对对

展开全文

小时候母亲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清晰的记得叫《联林珍奇》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瑰宝“对联”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随着时间,剧情越来越模糊,但是以对对子为主线,串起整部剧的那些场景记忆很深刻,那时候觉得能对出下联是一件特别拽酷的事儿。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喜欢对联,所以整理了一些写对联的基本规律和规则,以供大家参考。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4、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虛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此外,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更严谨,从结构上来说,对联有宽对和严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严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严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而很少应用。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即作诗时,除每一句最末字外,诗句中的奇数字不一定要符合平仄,但偶数字则必须严格要求符合平仄)

上文中提到《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戏曲家李渔的作品,李渔号笠翁,所以叫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以上总结了一些对联的冷知识,同学们有兴趣研究一下,争取今年家里的对联都来原创,独一无二!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7711.html

管理员

  • 内容40908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48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