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对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4 13:01:22 人气:3 加入收藏 标签:宋代 作品 表现 发展

大家好,乐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对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

2、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3、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4、其时,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场,在许多城市也都有歌楼伎馆,甚至有些官僚豪绅家里也有歌伎舞女,这种社会风尚为宋词的普遍发展提供了条件。

5、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章编的《全宋词》,含著名词人1330多家、作品19900多首。

6、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

7、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8、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

9、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

10、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11、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12、”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

13、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14、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15、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16、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17、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18、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19、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20、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1、 先讲宋词的成就。

22、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

23、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24、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

25、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

26、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

27、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

28、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

29、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30、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31、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

32、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33、 第三章 苏轼 第一节 生平与性格 一、历尽升沉的一生 变法前,名震京师,初入仕途,初陈政见 变法时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诗案,贬谪黄州。

34、 元佑更化时,重回中央,历任要职,旧党分裂,连放外任。

35、 哲宗亲政,新党复起,贬至岭南海南,徽宗时被赦北归 二、宏博通达的坡仙性格 苏轼一生博览群书,出入儒道,濡染佛禅,杂取各家,并将三家的相通之处融于一身,各有所用,故思想性格宏博开放,灵活通脱。

36、宋代儒道佛三教并存的状况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37、在政治态度和任职时期上多取儒家,在人生修养和贬谪时期多取佛道。

38、既“奋厉有当世志,”又能在失意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追求自我完善。

39、 总之,他有极其实际的一面,又有非常超脱的一面;既有十分认真的一面,也有十分随和的一面,在矛盾的统一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人格魅力。

40、 第二节 “自是一家”的学士词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41、”(王灼《碧鸡漫志》)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语较工拙。

42、” 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诗为词”。

43、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44、” 具体表现为,开拓词境,提高词品。

45、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

46、突破音律,弱化词的音乐性,使词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体诗。

47、使事用典,改变词的语言特色。

48、苏词风格多样,尤以清雄旷达、奔放豪迈为其独创,为词史带来全新的审美境界。

49、 精读作品:《江城子》《定风波》《水龙吟》 第三节 苏轼的诗 苏轼创作数量最多最丰富的是诗,约2700多首。

50、叶燮《原诗》云:“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而适如其意之所欲出。

51、”其诗继承了唐宋两代的优良传统,有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风格,体现了过人的创造才情和艺术表现能力,充分表现了他动荡的一生,杂糅的思想,博爱的精神,豪放的才气,旷达的性格,还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52、 精读作品:《游金山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饮湖上初晴后雨》《吴中田妇叹》《荔枝叹》; 第四节 苏轼的文和赋 苏轼有各体文章4000多篇,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代表了宋文创作的高峰。

53、其议论文雄辩滔滔,而又明快畅达。

54、记叙文随意挥洒,姿态横生,自由通脱,平易晓畅。

55、充分表现他随物赋形的作文本领和才情横溢的奇思妙想。

56、随笔小品涉笔成趣,触处生春,最能表现他富有魅力的性格和富有情趣的人生。

57、 精读作品:《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 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和影响 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人,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58、他全面的文艺才能,出众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最喜欢的作家、最亲切的朋友。

59、处在任何一种境地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都能从他的作品里找到共鸣。

60、 他的作品当时广泛流传,身后影响深远。

61、在他的影响下,苏门作家成就斐然。

62、他的诗、文、词的创作都在各自的文类领域内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6680.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