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字的拼音是“dǔ”。这个拼音的发音比较简单,是第三声,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口型由开到合再到稍开。在读音上需要注意区分,避免与读音相近的字混淆,如“堵”等字。
“笃”字有多种含义,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忠实专一。例如在“笃爱”一词中,“笃”就表达了一种深厚而专一的爱。这种爱不是浮于表面的喜欢,而是深入内心、坚定不移的情感。可以想象一对夫妻之间,他们怀着对彼此笃爱的情感,在生活中相互扶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离不弃。这种忠实专一的“笃”,体现了情感的深度和纯度。再如“笃信”,表示深信不疑。一个人笃信某种信仰或者理念时,他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坚定不移地遵循相关的教义或者原则,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
“笃”还可以表示厚实、厚重。当我们说“笃实”时,往往是形容一个人的为人或者事物的状态。“笃实”的人给人的感觉是踏实、稳重的,他们不做表面功夫,而是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扎实的根基。在形容物体时,“笃”字的这种含义可以表示物体的质地坚实厚重。比如一块笃实的木板,就意味着它在质量上是可靠的,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不会轻易变形或者损坏。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用“笃厚”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民风,说某个地方的民风笃厚,就是指那里的人们淳朴、实在,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蕴。
除了上面提到的“笃爱”“笃信”“笃实”“笃厚”等词语,“笃”字还常见于“笃学”一词。“笃学”指专心好学,这里的“笃”体现了一种认真、专注且持之以恒的态度。一个笃学的人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充满敬畏,并且能够深入钻研,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他们会在求知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素养。在“笃志”中,“笃”的含义也是坚定,“笃志”就是志向坚定。一个有笃志的人,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笃”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里就强调“笃”的品质,如“笃志而体,君子也”,倡导人们要有坚定的志向并且付诸实践,这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且脚踏实地的价值观。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笃”字也经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或者描述事物的状态,通过这个字能够更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在传统美德中,“笃”的诚实、忠实、厚重等含义也与诚实守信、忠厚传家等理念相契合,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笃的拼音和基本字义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