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北》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拼音版: qiū fēng chuī mù yè ,hái sì dòng tíng bō 。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cháng shān lín dài jùn ,tíng zhàng rào huáng hé 。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xīn bēi yì fāng lè ,cháng duàn lǒng tóu gē 。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báo mù lín zhēng mǎ ,shī dào běi shān ā 。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渡河北》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感伤的氛围。首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以秋风扫落叶的景象开篇。落叶纷飞本就是秋意的典型写照,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蕴含着离情别绪、萧瑟之感。诗人看到眼前的木叶被秋风吹动,不禁联想到洞庭湖边的秋景,“还似”二字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象和记忆中的洞庭湖景色联系起来,空间上虽相隔甚远,但在情感和意境上却形成了呼应,有一种对往昔熟悉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两句写出了地域的广阔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常山”“代郡”都是古老的北方地名,黄河边的亭障(防御工事)显示出战争的氛围或者边地的戒备状态。诗人站在这个跨越地域的地方,看到黄河与周边的亭障,心中涌起的是对所处环境的复杂情感,有对未知旅程的担忧,也有对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感慨。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在不同的地方听到当地的乐曲,本应是新奇的体验,但诗人的心却是悲的。“异方乐”反而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离故土的哀愁。而“陇头歌”是古代边地上很有代表性的悲歌,一听到就让人肝肠寸断,这表明诗人在渡河北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自己远离家乡的孤寂和凄凉。
最后“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两句更是将这种孤独与迷茫推向了高潮。薄暮时分,诗人在马的陪伴下,却迷失了道路,在北山的山阿(山脚弯曲的地方)徘徊。这一场景描写,不仅体现出诗人可能处于实际上的迷茫境地,也从象征意义上反映出他在人生旅程(渡河北这个行为也代表着一段旅程或者一种人生境遇的转换)、情感归宿上的迷茫。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渡河北》反映了当时的地域风貌和社会状况。黄河边亭障的存在见证了当时的军事防御体系,北方地区的独特地理环境、民族融合的情况等都能从诗中略窥一二。它也是古代诗人记录旅行经历、抒发边地情感的典范之作。对于研究古代交通、文化交流以及诗歌在这一过程中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北方地区的整体风貌和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情感态度。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渡河北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