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古诗唐于濆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5  评论 0

摘要:一、于濆简介于濆,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于濆生活在

一、于濆简介

于濆,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但他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于濆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风格古朴,感情真挚。

二、《对花》原诗及拼音

《对花》原诗为:“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其拼音为:“huā kāi dié mǎn zhī , huā luò dié hái xī 。 wéi yǒu jiù cháo yàn , zhǔ rén pín yì guī 。”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通过花开花落时蝶与燕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寄托诗人的情感。诗的前两句“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描绘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当花朵盛开的时候,花枝招展,引得满枝的蝴蝶飞舞,这是多么生机盎然、热闹欢快的画面。蝴蝶被繁花吸引,在花丛中穿梭嬉戏,似乎在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然而,一旦花朵凋落,曾经围绕在花枝间的蝴蝶就变得稀少了。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蝴蝶的趋炎附势,只是追逐繁花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

后两句“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则笔锋一转。在花开花落的变迁中,只有那旧巢中的燕子,不管主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归来。燕子在这里成为了一种忠诚、坚守情感的象征。与蝴蝶的逐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借燕子来表达自己对忠诚、坚守等美好品质的向往,同时也是对社会上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批判。于濆身处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目睹了世态炎凉,人心不古,通过这样一首小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四、诗歌的意义和影响

从诗歌的意义方面来看,《对花》一诗以小见大,从花与蝶、燕的关系中延伸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这种以自然景象来隐喻社会现象的写法在唐诗中是比较常见的,于濆的这首诗也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在影响上,虽然于濆的诗名总体来说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响亮,但他的这首《对花》却以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特色被后人所喜爱。在一些诗评著作中也会被提及,成为研究唐代诗歌中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批判主题的一个样本。对于后世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和寄托情感方面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启发后世诗人如何通过简单的自然事物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象。

五、从诗歌看唐代的社会风貌

于濆的《对花》也可以看作是一扇了解唐代社会风貌的小窗。唐代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状况,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可能比较悬殊,人们的价值观也存在多样性。富人们可能在繁花盛开时尽情享受歌舞升平,周围围绕着趋炎附势之人,就像追逐花朵的蝴蝶;而贫困之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坚守着一些基本的品德,如同归巢的燕子,不管主人贫富都会相伴。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唐代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状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对花古诗唐于濆的拼音

点击下载 对花古诗唐于濆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977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26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