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目而视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1  评论 0

摘要:瞋目而视的拼音“瞋目而视”是一个形容人因愤怒或不

瞋目而视的拼音

“瞋目而视”是一个形容人因愤怒或不满而瞪大眼睛瞪视对方的四字成语,其正确拼音为:chēn mù ér shì。在汉语中,生僻字或复杂发音往往成为学习者理解成语的难点。本文将从拼音解析、成语含义、用法示例及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带你深入认识这一充满画面感的表达。

拼音拆解与发音技巧

“瞋目而视”的拼音可拆分为四个部分:chēn(嗔)、mù(目)、ér(而)、shì(视)。其中,“嗔”(chēn)常与生气相关,如“嗔怒”;“目”(mù)指眼睛,需注意声调为第四声;“而”(ér)作为连接词,轻声读作第二声;“视”(shì)意为看,声调同样为第四声。建议结合句子朗读:“他瞋目而视,仿佛要将对方看穿”,通过连读强化记忆。

成语来源与演变

“瞋目而视”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文献,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瞋目而叱之”便有类似用法。其核心意象是“瞪眼逼视”,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传递强烈情绪。古代文人常以此烘托戏剧冲突,例如《三国演义》中张飞“瞋目横矛”喝退曹军的场景。现代语境中,该成语更多用于描述愤怒争执,或艺术作品中强调角色情绪张力。

语境应用与语法规则

作为动词性短语,“瞋目而视”通常在句中作谓语,形容人物神态。常见搭配:
? “他瞋目而视,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动作描写)
? “听众们瞋目而视,抗议声此起彼伏。”(群体反应)

注意事项:需与“怒目而视”“圆睁二目”等近义词区分。前者侧重瞪视的瞬间动作,后者可能强调持续瞪眼状态。例如:“他先是一愣,继而瞋目而视,随即爆发出质问”更能体现情绪转折。

文化寓意与跨语境对照

从文化符号学看,“瞪眼”在中国传统礼仪中属于失态之举,故该成语自带批判意味。有趣的是,英语中“glare at”同样传递不满,但英语文化更倾向用比喻描述,如“look daggers”(扔匕首的目光)。这种差异反映东西方对肢体语言的不同敏感度——中文强调动作的具象化,西方侧重隐喻表达。

延伸学习建议

1. **影视鉴赏**:观察港片《无间道》中警方与黑帮对峙场景,体会演员如何通过眼神诠释“瞋目而视”。
2. **古籍对照**:对比《战国策》与《红楼梦》中相似表达,感受不同文学时期的修辞变化。
3. **创意写作**:尝试用该成语造句:“月光下,守夜人瞋目而视,树影摇曳仿若鬼魅”,练习情景交融描写。

最后的总结

掌握“瞋目而视”的正确拼音与深层意涵,不仅提升语言准确性,更能触摸汉语表情达意的美学。当你在创作或阅读时运用这个成语,便是在与千年前的文学传统对话。下回遇到激烈争执的场景,不妨用这一四字格替代平铺直叙,让文字跃动出更鲜活的生命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瞋目而视的拼音

点击下载 瞋目而视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977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72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