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的拼音和组词分别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54  评论 0

摘要:耸的拼音和组词分别是什么?“耸”是汉语中常用的汉字,其拼音为“sǒng”,部首为“耳”,总笔画数为10。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耸”常用来描述物体向上突起的状态或动作,也可引申为强调某种感官的强烈刺激。这个字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专业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其组词和使用场景丰富多样。一、

耸的拼音和组词分别是什么?

“耸”是汉语中常用的汉字,其拼音为“sǒng”,部首为“耳”,总笔画数为10。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耸”常用来描述物体向上突起的状态或动作,也可引申为强调某种感官的强烈刺激。这个字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专业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其组词和使用场景丰富多样。

一、“耸”的拼音与发音规则

根据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耸”的标准发音为“sǒng”,属于第三声调(上声)。这一发音需通过降升调完成,即先快速下降至较低音调,再回弹至略高于起始音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方言地区的使用者常将“耸”与“送”混淆,例如在部分吴语区,“耸”的发音可能接近“sōng”。若需准确传达语义,应遵循普通话规范发音。

二、基础组词解析

1. 耸立:指高高地直立,多用于描述建筑物或自然地貌。如“群山耸立”“高楼耸立于夕阳之下”。此词常出现在描写宏大场景的文学作品中,以增强空间立体感。

2. 耸人听闻:意为夸大事实,故意制造惊人效果。例如“媒体常报道耸人听闻的消息以吸引关注”。该成语结构为“动宾+补足”,使用需注意语境是否涉及虚假信息传播。

3. 耸肩:描述肩部向上收缩的动作,既可作为生理动作表述,如“他习惯性耸肩表示无奈”;也可作为肢体语言象征,暗指逃避责任或持保留态度。

三、进阶组词与语境特征

4. 寒耸(文言词汇):指因寒冷而颤抖收缩的状态,多见于古典诗词。例如“寒耸肌骨彻骨清”,此处通过生理反应侧面烘托环境凛冽。

5. 耸恿:现代较少见,原指怂恿激励,在《聊斋志异》等文献中偶见使用。当代更倾向用“怂恿”,区分二字可避免语义混淆。

6. 耸翠:专用于形容植被茂密高耸的景象,如“层林耸翠”。该词富含画面感,多被用于山水游记或生态文学描写。

四、易混淆词的辨析

“耸”容易与“悚”(sǒng)产生混淆,二者虽发音相同但表意截然不同。“悚”侧重表达恐惧心理,如“毛骨悚然”,而“耸”偏向物理形态或感官冲击。例如:“高塔耸立于山顶”强调高度;“故事情节耸人听闻”则突出惊悚元素。

五、文化意涵与修辞功能

在传统文化中,“耸”常被赋予夸张、显著的意象。如《庄子·德充符》中“耸肩权奇”,以耸肩动作暗喻其人特立独行。现代汉语则通过组词构建更具象的表达,例如科技领域用“数据耸峰”比喻信息量激增的现象。

六、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粤语保留古汉语特征,将“耸”读作“zung2”(粤拼),引申为突然站立的动作,如“猛然耸起身”。吴语区则根据语境赋予“耸”不同含义,苏州话用“耸”表示物体尖锐,如“竹笋真耸”。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耸的拼音和组词分别是什么?

点击下载 耸的拼音和组词分别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925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73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