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是一个在汉语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汉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拼音和释义。
“傍”的拼音是“bàng”。这个音调为第四声,在发音时,要注意先发出“b”的音,然后迅速过渡到“ang”的音,收音时要干脆利落。
“傍”最初的含义与靠近、接近有关。《说文解字》中解释:“傍,近也。”比如在“傍徨”(也作“彷徨”)一词中,就体现出了这种靠近却又不知方向的迷茫之感,形容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犹豫不决,好像在寻找依靠却又不清楚具体方向。
基于“靠近”这一本义,“傍”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用法。常见的如“傍边”,也就是现在常用的“旁边”,表示在某个事物的附近位置。再如“傍依”,指依靠着,像青山傍依着绿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相依的状态,给人一种和谐、安稳的感觉。又如“傍人”,并不是指旁边的一个人,而是泛指他人,表示与说话者关系较为亲近或有一定关联的人。
“傍”还可以用于表示临近某个时间。例如“傍午”,意思是接近中午;“傍晚”即临近傍晚时分。这些用法丰富了“傍”在时间维度上的表达,让汉语在描述时间上更加细腻生动。当人们说“傍午时分,阳光渐渐强烈起来”,通过“傍午”这个词,能让读者更准确地感受到时间的节点,画面感十足。
“傍”又有依附、附着的意思。像“依傍”一词,就有依靠、凭借的含义,既可以指具体的人或事物依靠另一个,也可以表示在精神层面借助某种力量。在文学作品中,“傍人门户”常用来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体现了“傍”在描述人物状态和行为上的丰富表现力。
“傍”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为诗词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如“月傍苑楼灯影暗,露凝堤草篆文销”,一个“傍”字将明月与苑楼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再如“傍开小窗,左右与新斋通”,简单的“傍开”二字,精准地描绘出窗户的位置关系,让诗词画面生动鲜活。这些诗词中的“傍”,让文字变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在现代汉语日常表达中,“傍”依然很常见。我们可以说“傍大款”,表示依靠有钱的人生活;“傍名牌”,指一些不良商家借助知名品牌的知名度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当然,这里的“傍”更多地是一种带有贬义色彩的用法。而在其他语境中,如“傍花随柳”,描绘出一种轻柔、优美的自然景象,体现出“傍”字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的使用场景。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傍的拼音和释义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