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怎么写的.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9  评论 0

摘要:膊的拼音和

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怎么写的

“膊”字是汉语中常用的形声字,其读音为“bó”,部首为“月”(传统归为肉月旁),表示该字与身体部位相关。在现代汉语中,“膊”主要用来指代手臂或肩部相关的名词,同时也可引申为某些动作或状态。本文将从拼音、字形解析、基本释义及组词示例等方面,系统介绍“膊”字的用法。

一、拼音及发音规则

“膊”的拼音为“bó”,属于阳平声调,即第二声。在普通话中,其发音时声带振动明显,调值由平缓升至较高音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方言中可能会将其读作“bo”或“bò”,但标准汉语仅保留“bó”一音。书写时需注意右半部“尃”的结构,其中“甫”的竖笔需贯穿上下,避免误写为“尃”的异体结构。

二、字形结构与部首解析

该字采用左右结构,左侧“月”旁象征肉体属性,右侧“尃”表意复杂。《说文解字》中记载:“膊,薄脯膊之,从肉尃声。”其本义与肉脯晾晒有关,后引申至人体部位。拆分来看,“尃”由“甫”“寸”构成,其中“寸”旁在汉字中常与手部动作关联,暗合“膊”涉及肢体操作的语义特征。

三、本义及演变历程

古汉语中,“膊”最初指肉脯。《齐民要术》记载的肉干制作工艺中,即用“膊”描述肉条通风晾晒的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该义项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对肢体部位的描述。《黄帝内经》中已有“臂膊”连用的记载,专指上肢部分。现代汉语中,“胴体”一词残留着该字的原始意象,但使用频率较低。

四、现代汉语中的典型组词

1. 赤膊上阵:成语沿用《三国演义》典故,原指光膀子作战,现多比喻毫无掩饰地投入工作。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望文生义。
2. 臂膊:书面语中表示上肢整体,散文写作中常与“强健”“佝偻”等形容词搭配,如“佝偻着臂膊的老农”。
3. 肩膀胳膊:口语化复数表达,常见于北方方言,如“他干活磨破了肩膀胳膊”。书面表达建议简化为“臂膀”。
4. 捶膊:古语残留用法,见于武侠小说描写格斗动作,现代多用“捶肩”替代。
5. 护膊:体育防护装备专有名词,特指包裹肘部至腕部的运动护具,使用频率随健身普及逐年提升。

五、语境中的灵活应用

网络语境下,“膊”字衍生出特殊用法。短视频平台常见“秀膊照”表达健身成果,此处“膊”指代上臂三角肌区域。文学创作中,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晒脱皮的臂膊”,通过皮肤状态变化折射人物命运。方言研究中,吴语区将肩痛称为“膊头痛”,体现地域语言特色。

六、易错点辨析

1. 部分用户将“搏”与“膊”混淆,需注意右侧结构差异;
2. 外语直译时易出现“bó”音错配现象,如将“shoulder”对应为“博”;
3. 规范书写时应注意“尃”中间“甫”不可简化为“父”,这在书法创作中尤为重要。

最后的总结

“膊”字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汉字,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活跃生命力。从农耕时代的肉干制作到现代科技产品“护膊”,其语义边界持续拓展。掌握正确拼音(bó)与组词规律,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准确性,更能通过字理分析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建议学习者结合具体语境观察该字使用方式,例如观察健身爱好者社交媒体中“肱二头肌锻炼”的描述习惯,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能力迁移。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怎么写的

点击下载 膊的拼音和组词组词怎么写的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019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2235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