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拙拼音及意思.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25  评论 0

摘要:粗拙拼音及意思“粗拙”的拼音是:cū zhuō。这一词语由两个单音节字组成,“粗”读一声,“拙”读二声,在普通话发音

粗拙拼音及意思

“粗拙”的拼音是:cū zhuō。这一词语由两个单音节字组成,“粗”读一声,“拙”读二声,在普通话发音中,声调的变化赋予了词语独特的表现力。

“粗”的字义解析

“粗”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指“糙米”,后引申为物体表面不光滑、质地粗疏,如“粗糙”“粗粝”,也可形容人的言行缺乏细致考量,如“粗心”“粗鲁”。在“粗拙”一词中,“粗”强调事物或表现形态的原始性与未加修饰的特征。

“拙”的字义解析

“拙”字始见于甲骨文,本义为“笨拙”,后衍生出“拙劣”“不擅长”之意。成语如“弄巧成拙”即体现此层含义。值得注意的是,“拙”在古汉语中偶有“质朴”之意(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守拙归园田”),但在“粗拙”中仍以负面评价为主,侧重技巧不足的表现。

“粗拙”的语义特征

作为复合形容词,“粗拙”整体上兼具视觉、触觉与行为维度的语义特征:

  • 形态层面:指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结构松散,如“石头纹理粗拙”。
  • 工艺层面:指技艺粗糙、缺乏精细度,如“手工粗拙”。
  • 行为层面:指言行举止莽撞或表达不够含蓄,如“言辞粗拙”。

用法实例与语境分析

在文学创作中,“粗拙”常被用于刻画人物形象或环境氛围。例如:

“老农的手掌粗拙得像块晒干的树皮,指节处刻满岁月的沟壑。”(文学描写)

“这些粗拙的陶器虽不如官窑精致,却带着百姓生活的温度。”(艺术评论)

值得注意的是,“粗拙”多含贬义,但在特定语境中可转化为中性甚至褒义。如现代设计领域,崇尚“粗拙美学”的艺术家认为,刻意保留材料的原始质感与制作的痕迹,能赋予作品独特生命力。

近义词与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中,“粗糙”侧重物理表面的质感,“鲁莽”强调性格的冒失;反义词则包括“精致”“精巧”“细腻”等。需特别注意与“古拙”的区别——后者虽也含“未经雕琢”之意,但多指向返璞归真的审美价值,情感色彩更为中性。

文化语境中的“粗拙”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大巧若拙”的哲学观,《道德经》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强调自然质朴的价值。然而在“粗拙”一词中,这种哲学思考往往被现实层面的粗糙感所掩盖。宋代苏轼曾言:“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这种对“粗拙”事物的包容态度,反映了士大夫阶层超脱物象的精神境界。

语言演变与当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粗拙”的使用频率较古时有所下降,但在网络语境中常被重新激活。例如,网友调侃“手残党”的创作被戏称为“粗拙但可爱”,赋予新的情感色彩。在禅宗公案或禅意设计中,“粗拙”作为“侘寂(Wabi-Sabi)”美学的具象表达,逐渐获得美学层面的积极解读。

跨语言比较

日语汉字“粗拙(そそつ)”同样存在,多用于责备他人言行轻率,与中文语义高度重合。但西方语言缺乏完全对应的词汇,需通过复合词描述,如英文的“crudely made”或“unrefined”。这种语言差异折射出东西方审美观念的分野——东方更关注“拙中藏巧”,西方则倾向于追求技术完美。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粗拙拼音及意思

点击下载 粗拙拼音及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073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479秒, 内存占用1.76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