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古诗杨万里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46  评论 0

摘要:一、古诗原文及

一、古诗原文及拼音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其拼音如下: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óu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作者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被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在写景抒情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三、《小池》的意境赏析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巧精致的池塘景色。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一个“惜”字将泉眼拟人化,仿佛泉眼因为珍惜细细的水流而不舍得让水流得湍急,写出了涓涓细流的轻柔之态。“树阴照水爱晴柔”,树阴倒映在水面,好像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爱”字同样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了树阴情感,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灵动。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是将画面的生动性推到了极致。刚刚露出水面、还带着尖尖角的小荷叶,早就吸引了蜻蜓立在上面,这种新生的、稚嫩的美被捕捉得恰到好处,展现出初夏池塘里那种富有生命力的小角落的独特魅力。

四、《小池》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小池》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们常常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杨万里的这首诗就是很好的代表。它不仅仅是一幅简单的池塘风景画,更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欣赏。同时,诗中的画面感和简洁的语言,使得它易于传颂,成为了教育孩子认识自然、感受诗歌美感的经典教材。而且,“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也常常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形容新事物刚刚崭露头角的情景,这体现了这首诗的生命力不仅仅局限于其原本的诗意,还能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衍生出新的内涵。

五、《小池》的文学影响

《小池》在文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诚斋体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后世的诗人在创作写景抒情诗时,往往会借鉴杨万里这种细腻、拟人化的描写手法。在诗歌选本中,《小池》也经常被收录其中,成为人们学习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在中国本土的文学学习与创作中,还是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小池》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代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意境营造能力和语言艺术魅力,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了汉语诗歌的博大精深。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小池古诗杨万里的拼音

点击下载 小池古诗杨万里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927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392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