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
封建时代,皇帝掌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否则就不会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只要皇帝不高兴觉得被冒犯,不问理由就可以将人斩杀。
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一个喜行不怒于色的人,同时从开篇的一句诗也可看出其强硬残忍的性格,曾经因为一副对联就杀了一位才子。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公元1363年鄱阳湖大战爆发,这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终极对决,也是我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排的进前三的水上战役。朱元璋大败陈友谅的第二年便自立为吴王,建立小朝廷对于文臣武将大加封赏。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算是讲义气,他成为吴王之后曾经问过身边的大臣:
“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哪个更厉害?”
刘邦和朱元璋都有一个共同的点,那就是平民百姓出身,为此大臣都纷纷表示刘邦更厉害,很明显这也是在夸赞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却摇了摇头,他认为李世民更厉害。
朱元璋的理由是:
“刘邦在建立大汉朝之后大肆杀害开国功臣,而与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将领臣子,几乎都得到了善终,建国后他能驾驭群臣各尽其责、人尽其才。”
吴王朱元璋认为李世民比刘邦强,前者更讲义气是很大的一方面,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当吴王的时候还是十分讲义气的,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最初的时候,从底层爬起来的朱元璋还是有几分江湖义气的,然而这份义气最终抵不过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统治的巩固,朱元璋当皇帝之后的行事方式却与当皇帝之前大相径庭。
已经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其性格与自己曾经的对手陈友谅越来越相似,曾经的朱重八终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就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刘邦一样。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立自己的儿子朱标为太子,由于家庭的原因朱元璋从小没有读过什么书,因此他对于朱标等皇家子弟们的教育十分重视。
某一天,朱元璋处理完事之后决定去检查一下太子朱标最近的功课,考校功课的过程中朱元璋突发奇想创作了一句上联:
老子天下第一
包括朱标在内的大臣们听到这句上联之后,立刻在心里泛起了嘀咕,因为“老子”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春秋时代道家的鼻祖老子本人,另一种解释就是用来骂人的词语。
然而,无论是哪解释对下联并非是容易的事情,既要一语双关还不能损害皇帝的脸面,朱元璋本就猜忌心重,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虽然众人没有说出下联,但是把拍马屁的功夫拿了出来,称赞朱元璋的上联前无古人。朱元璋在众位大臣的吹捧中飘飘然的时候,突然有一位才子站了出来,说自己可以对出下联。
这位才子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走到皇帝面前,说出了自己所做的下联:
孙子盖世无双
这句话中所提到的“孙子”也可以有两个理解,第一个理解同样也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孙子的军事才能足以称得上盖世无双。
问题在于“孙子”同样也可以理解为骂人的词语,对面皇帝自称“老子”,而这个时候有人却自称“孙子”,还说自己盖世无双,明显就是打了皇帝的脸。
朱元璋听到下联后略微一思索当场暴怒,命人将对出下联的才子拖下去斩了,只是因为一句对联而招来杀身之祸,朱元璋为何如此心狠手辣?
因为一副对联就杀人的皇帝朱元璋,与讲义气的吴王朱元璋简直就是两个人,那么朱元璋的性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不少人认为朱元璋天性就是如此,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观点。
朱元璋的性格多被形容为“攻击性强,猜忌心重”,明朝政权建立的早期,朱元璋诛杀清算开国功臣的行为证明其残暴自傲的性格,而这种残暴的性格转变从胡惟庸案就开始了。
平民皇帝刘邦建立汉朝开始一直吕后掌权,对于开国功臣的清算始终没有停止,朱元璋对于功臣的清算主要是从洪武十三年前后开始的,对臣子的猜忌在洪武初年就有了。
从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发生了不少大案,胡惟庸案也是在此时爆发的,此案被评为“明朝第一大案”,这起案件时间跨度很长,前后清洗长达十年涉及的人也非常多。
起初,朱元璋任用胡惟庸是为了遏制李善长、刘伯温等早期班底,可以说胡惟庸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开始这把刀的效果非常不错,然而后来朱元璋却发现“刀”越来越不听话。刘伯温死了、李善长告老还乡,至此再也没有人能与胡惟庸抗衡,他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
没有被限制的权利就如同猛虎,胡惟庸权欲膨胀,拉拢了一批“自己人”,朝堂之上大臣们更是以胡惟庸为马首是瞻。
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朱元璋也察觉到这一点,他觉得胡惟庸这把越来越不听话的刀会伤到自己,此时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早就想废掉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胡惟庸的弄权恰好给了朱元璋一个动手的借口,不久之后他的族人、亲信、党羽等3万多人被尽数诛杀,受此案件牵连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对胡惟庸清算的过程中朱元璋认清了一个现实,权利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哪怕是与自己义气出生入死的人都不可信,朱元璋对于开国功臣逐渐起了忌惮之心。
此后的朱元璋再也不是曾经讲义气的吴王,变成了因为一句对联不合自己心意就杀人的暴戾皇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
为了能让明朝的统治延续千秋万代,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皇孙扫清登基的障碍,手里有兵权又有资历的开国功臣便成为朱元璋清算的对象。
从蓝玉案开始,开国功臣们又遭到了一次清算。
既不能急流勇退,复不能恭让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颈就戮。
据统计,明朝一共34位开国功臣,有30位被清算,仅仅有4位开国重要的将领活了下来,这四位要么早就告老还乡、要么镇守一方不可代替、要么手里没了兵权......
总的来说,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性格发生了转变,最明显变化的就是人太过于随意。
上述的才子因为一句对联而丢掉性命,洪武年间甚至有人因为一个字便丢掉性命,可见为了维护统治朱元璋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后世提起雄才大略的皇帝,朱元璋或许排不上名,但不得不说他的传奇别人也很难比拟。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