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覆陇黄”的拼音是“xiǎo mài fù lǒng huáng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全诗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小麦覆陇黄”短短五个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田园丰收图。“覆”字形象地描绘出小麦成熟时,麦浪蔓延,整整齐齐地覆盖着田垄的景象。“陇”指的是田埂,“黄”鲜明地体现出成熟小麦的颜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一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成熟的芬芳,预示着农民们期盼已久的丰收季节已然来临。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期间,当时他深入民间,亲眼目睹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残酷的现实生活。诗的主题围绕着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社会赋税的沉重展开。诗人描绘了麦收时节全家老小齐上阵收割小麦的忙碌场景,妇女们背着食物,孩子们提着茶水,为他们送饭到田间。而青壮劳力们则在酷热的阳光下,在田地里辛苦劳作,尽管双脚被热土蒸烤,后背被骄阳炙烤,但为了能多劳作一会儿,他们顾不上炎热。
诗中除了展现农民劳作的艰辛,更着重刻画了一位贫苦妇人的形象。她在田间抱着孩子拾穗充饥,这一细节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农民生活困苦的一面。农民缴纳完国家的赋税后,所剩无几,甚至生活难以为继,只能靠捡拾别人遗落的麦穗来维持生计。这与官员们不事农桑却领取高额俸禄,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人通过描写观刈麦的过程,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融入其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他感慨自己没有任何功德,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却领取着丰厚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对比农民的艰难处境,心中充满了愧疚。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农民生活的不易,更引导我们思考社会公平与劳动付出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小麦覆陇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品味与思考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小麦覆陇黄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