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公考老师解析成语“高屋建瓴”,把“瓴”解释成“瓦片”,真的是信口开河,就不能查查字典问个明白,典型的误人子弟。
“高屋建瓴”本意指在很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倒下来,用来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当。现在多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建”指倒水,泼水;“瓴”指盛水的瓶子。
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这里面讲述了一个故事:
公元前202年,刘邦一统天下做了皇帝,史称汉高祖。
跟刘邦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被封为楚王。
韩信当楚王没多久,有人向刘邦告发,说韩信要谋反。
刘邦一直对韩信就不放心,认为他是威胁自己皇位的心头大患,就召集手下大臣商量对策,准备拿下韩信。
刘邦手下大臣陈平说:如果强行讨伐韩信,胜算的把握不大,不如用计谋拿下他。
陈平献了一计:要刘邦装作巡察天下,到离韩信所在封地不远的云梦泽巡察,在召见韩信时,将他擒拿。
刘邦依计而行。
韩信听说刘邦来巡察,并召见他,就在路上早早候驾。
结果中计,被刘邦拿下,准备治罪。
大夫田肯听说后,就找刘邦为韩信求情。
田肯说:我向皇上您贺喜啊!首先,祝贺韩信被拿下了;第二,恭喜皇上牢牢控制秦地关中。这地方地势险要,就算有百万军队来进攻,您只需两万兵马就能抵挡。占据了关中,如果您要讨伐诸侯,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里的水倒下来那么容易啊!还有皇上您拥有的齐地,土地辽阔,物产丰饶,地形可攻可守,就算有百万军队来攻打,您只需二十万兵马就可搞掂。拥有齐地与秦地,形同如虎添翼啊!
刘邦听完田肯的话,明白是在变相为韩信求情。
田肯说的秦地、齐地,都是韩信的功劳。如果没有韩信的辅佐,刘邦也不可能如此顺顺当当地坐稳天下。
刘邦点赞田肯:你说得对!并对其赏金五百,赦免韩信,将他贬为淮阴侯。
后人根据“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引申出成语“高屋建瓴”。
登高才能远眺。“高屋建瓴”非一日之功,需要着眼全局,审时度势,把准机会,果断出击,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