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浅谈对联中的文学元素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5 11:52:53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上下 春联 就是 下联 意思

中国人非常注重传统节日,尤其看重春节。在春节的习俗中,贴春联是不可缺少的节目。那么春联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呢?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因为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对联不一定有横批,但春联一定有横批。横批一般就是对联的总结句,但有时候横批是对联的点睛之语,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练,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从而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一般来说,欣赏和评价对联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如曾引用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二、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对联一般要“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副联表达出了东林党人读书不忘国事的精神。

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朗朗上口。

四、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个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如:“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其二是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三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深刻、鲜明。如杭州岳坟的那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无辜”、“忠骨/佞臣”上下联句所展示的人物形象对立、表达的情感相左,含义也相反相成;并在同一个置景下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切入,让“荣与辱、忠与奸”形成强烈对比,托物而言志,富有艺术感染力,这是典型的反对方式。

总之,对联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层次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民间百姓生活的艺术结晶。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19505.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