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今天分享5副对仗工整的精品对联,才气过人,供君品鉴!
第1副对联: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显然,对联写的是黄鹤楼。对联采用的是自对之法,也就是说“八百里洞庭”与“九百里云梦”对仗,“去早了黄鹤”与“来迟了青莲”对仗。
这种自对之法,多采用结构对仗,也就是“格式一致”的对仗方法,与律诗的对仗有着鲜明的不同。
熟悉对联的朋友,一定会发现长联中大量采用着这种自对,而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贸然认为对联“对仗不工整”,那就贻笑大方了。
说到黄鹤楼,自然就要提崔颢的《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相传,大诗人李白也忍不住搁笔叹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号青莲居士,“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指的就是这段典故。
上联写作者来到黄鹤楼所见之景,放开心胸,登高壮怀,感受洞庭湖和云梦泽的浩瀚,感受到登临黄鹤楼的乐趣。
下联结合黄鹤楼的典故,写作者登临黄鹤楼的感叹:“尽管黄有崔颢、李白等才子在前面显名声,但后来的才子依然可以登临黄鹤楼,依然可以感受黄鹤楼的神韵,不必畏手畏脚!”
对联气魄宏大,并没有畏缩崔颢、李白等人的才气,并没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怯阵,正如联语说的“放开肚皮,自有眼界”,显示出作者乐观豁达的心胸。
第2副对联:
天道可知,大千界中,几见聪明者寿;
前因不昧,二十年后,重为文酒之交。
晚清时期,有个人死了,某个和尚要送一副挽联,于是央求文人乔树楠帮忙写挽联。这种帮助别人写挽联的差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当事人的身份。
换言之,挽联必须体现和尚的特点,才能让别人相信这是和尚自己写的挽联。
对联因而采用了“佛语入联”的办法,用了许多佛门特有的词汇。上联感叹大千世界,人生有定数,尤其是聪明人容易早死。这是对死者的哀悼,也符合佛门的口吻。
下联阐述和尚与死者的交情,利用“前因不昧”的佛门公案,希望死者转生之后,再与和尚称为好朋友。
对联既深情又洒脱,符合和尚的身份,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构思精妙,的确是一副好对联啊。
第3副对联:
一二亩瘦田,雨笠烟蓑朝起早;
两三间破屋,青灯黄卷夜眠迟。
这是古代读书人“耕读传家”之写照。对联淡化了生活的贫苦,增加了生活的诗味,在平凡里寻求美感,在悠闲中感悟人生。
数字词的运用,让人看到对联作者生活的简朴,也看到作者安贫乐道的心态。“雨笠烟蓑”写出古代读书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将平凡日子写成诗,正可以显示作者的胸襟。
不过,作者好歹还有田,还有几间屋子,不然估计是没法如此诗意,没法如此潇洒的。正如陶渊明,虽然穷,但好歹也有着自己的田,并非为奴隶为牛马,尚有着吟诗的意趣,不然,是连说话都觉得浪费力气的。
第4副对联:
将相本无种;帝王自有真。
这个对联是写刘关张三人的。上联所谓“将相本无种”,指的是关羽、张飞出身低微,却成为威震华夏的名将。下联所谓“帝王自有真”,指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认为刘备具有大汉血统,比其他人更有资格称帝。
上下联结合起来,恰恰是“云从龙,风从虎”的“君臣遇合”。简简单单的10个字,表达了作者对刘关张的评价。
第5副对联: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给南京随园书写的对联。袁枚自号随园主人,对随园那是一千个喜欢,一万个满意。
当然了,对联本身并不是袁枚的作品,而是唐代诗人杜荀鹤《题衡阳隐士山居》的诗句:“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律诗的联句本来就是最严格的对仗,所以这副对联自然是对仗工整的。
袁枚之所以采用这两句作为随园的楹联,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上联表明了袁枚隐居生活的惬意,下联表明了袁枚欢迎宾客前来参观。
数字词的加入,增加了对联的灵动气息。同时,上联用“鹤”,体现的是飘飘仙气。下联用“人”,体现的是红尘魅力。所以说,袁枚在随园挂上这么一副对联,虽然不是原创,却依然能展示他的博学与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