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赏析-苏轼赠刘景文_苏轼《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7/24 4:25:00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景色 虽然 初冬 深秋 诗人

苏轼赠刘京闻_苏轼《赠刘京闻》原文及赏析

原文

荷花没有遮雨,

菊花还有傲霜的枝条。

你必须记住,这是一个好年景,

它是橙色和橙色的。

辨别和欣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的,送给了他的好朋友刘京闻(名叫季孙)。诗的前两句描写场景,抓住“荷花”和“菊花”来描绘深秋初冬的萧瑟景象。“没有了”和“还在那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与寒冷作斗争的形象。后两句论风景,揭示赠诗目的。说明冬天的景色虽然萧瑟荒凉,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的一面,只是其他季节无法比拟而已。诗人这样写,比喻一个人风华正茂。虽然他的青春已经过去,但这也是他走向成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黄金阶段。他鼓励朋友们要珍惜这段伟大的时光,要乐观,要不懈努力,千万不要消沉,不要妄自菲薄。

苏轼《赠刘京闻》写于元佑五年(1090),苏轼主杭。《苕溪渔隐丛》说,此诗咏初冬景色,“歌妙”。虽然这首诗是作为礼物送给的,但它歌颂了深秋的景色,而没有提到刘自己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刘的人品节操的赞美,不着痕迹地,在对初冬景色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初冬的橙橙景色。柑橘和松柏一样,是最能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是阴郁的,洋溢着悲秋的意境。但这里却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写出了深秋的丰富景象,显示出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故宋代诗人胡载以韩愈《早春作十八水岸员》诗中的两句作比较,说“两首诗意颇同而言异,两首皆妙”(《苕溪余音丛话》)。

贺菊是历代诗人的吟咏对象,往往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但为什么这首诗开头描绘的是何打败鞠婧祎的形象,表现的是一幅深秋的画面?这一切都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中最好的场景:橙与橙。虽然橙色和橘色并驾齐驱,但事实上,城市里的人们都在关注橙色,因为“橘色”象征着许多美德。所以屈原写了《橘颂》,赞美它主要是因为它的独立、美丽、诚实、无私、优于伯夷。这首诗的结论句就有此意,在表达上,融景物、讴歌物、歌颂人,含蓄地赞美了刘京闻的性格和秉性。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画家、美食家。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应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佳县)。坎坷的仕途,渊博的学识,极具才华,诗书画俱佳。王文杨为人骄横,清亮流畅,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苍劲,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特,黄庭坚如苏黄;词的豪放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擅长行书和楷书,能独辟蹊径,用笔跌宕起伏,有一种天真无邪的趣味。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学画同语,崇尚神似,崇尚“文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100432.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