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今日头条-学习时刻|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

作者:今日头条 来源:今日头条 日期:2023/5/27 15:00:18 人气:52 加入收藏 标签:教育 学校 文化 中国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是一句简单的动员式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深刻把握扎根中国大地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逻辑,同时也要把握好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多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遵循教育规律的统一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学校广大师生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同时,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要坚持按规律办事,不断深化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积极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比如,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二)坚持学校为主体与多方紧密配合的统一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多方力量的紧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机整体。它既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各自的教育功能,又要互相紧密配合、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真正让全社会都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当然,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在青少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学校要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认真履行应有的教育职责,切实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支持教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家庭文化、家教、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自觉承担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频共振。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要突出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立法,推动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坚定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的统一

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坚定文化自信,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用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育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这是中国土壤的营养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次要用革命文化熏陶人。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用革命精神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最后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关键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又要从红色革命文化中获得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我们只有把价值导向和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把文化产品创造与文化环境营造结合起来,把网下网上的文化引导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功能,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文化自信与教育自信是辩证统一的。扎根中国大地,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育人,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才能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久接力。同时,文化自信又将进一步坚定我国学校的办学自信。我们要把“四个自信”转化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自觉自信。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75157.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