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热点)-带你打卡十五运:看老场馆如何玩出新花样!

 2025-11-12  阅读 1  评论 0

摘要:一场跨越粤港澳的体育盛宴正火热进行,没有新建哪怕一个“全运村”,90%以上的竞赛场馆来自现有场馆改造升

一场跨越粤港澳的体育盛宴正火热进行,没有新建哪怕一个“全运村”,90%以上的竞赛场馆来自现有场馆改造升级,却要装下“迄今规模最大”的全运赛事。

这就是正在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还可能是第一届没有新建大型场馆的全运会。

105个比赛场馆分布在粤港澳三地,这些“元老级”场馆经过巧妙升级,正以全新面貌迎接四方来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打卡这些充满巧思的十五运场馆!

时隔24年,全运会的火炬再次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点燃。这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体育地标,已升级为绿色低碳的现代体育场馆。

设计团队在体育场的飘檐上增加了800块光伏板用于发电,折算下来每年的减碳量能达到200吨。

走进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这里的水质和灯光效果已全面升级。比赛时,场馆的灯光会根据氛围变化,展现十五年来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在深圳赛区,深圳市体育中心以科技创新赋能,对体育场、体育馆进行了全方位、高标准的升级改造。

体育场原本是可容纳3.2万人的综合性体育场,经改造移除跑道后成为可容纳4.5万人的专业足球场,观众首排距场地仅9米,极大提升了观赛体验。

体育馆更是采用国际首创的开合屋盖加移动斗屏,打造多维场景。根据屋盖的开合状态,比赛大厅上方的超大斗屏可移动切换为双面横屏或四面斗屏,实现虚拟现实交融互动。

作为广州“元老级”场馆,天河体育中心承担了十五运会多项赛事任务。改造项目负责人介绍,便民利民是这次改造的主要考量要点。

除了外围新增的专业健身跑道,原本闲置的二楼平台和空地也变身成为全天候健身空间。改造还将四个“口袋公园”与场馆连通,形成无边界、多入口的开放空间,市民可以从多个入口便捷出入。

即使是普通的路肩,也有特殊设计:缘石坡道的面积拉大,能够让多个轮椅通行,人行道和车行道的交界处可以说是 “零高差” ,让婴儿车、轮椅可以平稳、顺畅地通过。

香港赛区承办八个竞赛项目与一个群众赛事活动。维多利亚公园足球场摇身一变,成为铺满细软金沙的沙排赛场,为这片都市绿洲注入了全新的滨海活力。

沙排比赛场地已按照全运会最高标准完成“变身”,成为香港历来最大型的沙排比赛场地,设有主场、副场、热身及训练场等7个沙排场。

作为香港承办赛事最多的场地,今年三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也备受期待。本届全运会的击剑、男子手球、七人制橄榄球和保龄球赛事将在这里举行。

这个毗邻维多利亚港,能容纳约5万名观众的香港新地标,背靠香港獅子山,靜靜地坐落在公园绿地中,等待运动健儿的到来。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城市空间寸土寸金,运动场不仅要在比赛时“物尽其用”,还得在比赛后实现让 “大家都能用” 。

比赛还没开始,设计师们就已经忙著先给所有永久性场馆都定好了“赛后再利用计划”,确保比赛以后利用率能达到100%。

设计师化身成为城市空间“收纳师”,将比赛场馆“折叠”起来。根据赛事需求变换座椅已经成了不少全运场馆的“标配”:今天开万人演唱会,明天直接切换成热血篮球赛场也不在话下。

当“专业赛场”和“市民健身房”间的壁垒被打破,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二层升级为全天候全民健身平台,市民在智慧运动跑道跑完800米,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跑步数据。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地下商业街串联起8个主题运动公园,形成庞大的“全民健身圈”。

市民可以通过连廊穿梭笔架山公园以及附近各个运动区域,如果你在场外的慢跑道上穿梭,甚至会不知不觉步入这座没有边界的体育公园。

在广东奥体中心,观众们为跳水选手的精湛技艺欢呼呐喊;在深圳体育中心,球迷们沉浸在足球比赛的激情中;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观众随着沙排比赛的节奏一起舞动。

这些老场馆在新技术的赋能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它们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纽带。

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不在于多了多少崭新的场馆,而在于如何让这些场馆真正“活”起来,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616379.html

管理员

  • 内容61642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420秒, 内存占用1.74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